返回上页
人物简介
本广告位招租A
2018-10-11 14:10:13 文章来源:中华美网
李兵,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理事,四川省文联副主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理论与创作高研班导师,四川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 山水画会名誉会长。独立探索提炼出的新皴法——“块斧劈皴”(也有人称之为“李兵冰雪皴”)和独特的“挤白”“衬白”染雪法、色墨互补烘雪法等,填补了中国水墨高原雪山画法的空白,开创了冰雪山水画的新境界,成为中国水墨雪山画体系的创立者和领军人物。他以黑置白的独特表现手法是中国画写意精神的上乘境界。作品广为海内外藏家和文博机构及中央国家机关有关部委等收藏。
2002年11月李兵作品《春归雪岭》被泰王国钦赐淡浮院收藏。2010年5月被中国书画收藏家协会评选为“当代最具收藏投资价值的山水画家”。2011年1月李兵艺术作品及其简历被收录进《中国当代美术史》。同年10月,由李兵绘制的《荣宝斋画谱》第356期(山水部分)出版发行。2011年11月,李兵作品被中国政法代表团作为礼品赠送美国警方。2012年10月,《李兵》大红袍画册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11月在全国政协礼堂举办展览引起轰动。人民美术出版社于12月出版发行了《李兵西域雪山画集》。2013年李兵雪山画系列作品相继在四川博物院、安徽博物院、沫若艺术院等进行展出受到广泛好评。近年来,他的作品陆续被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联合国日内瓦代表团、中国驻哥打基纳巴卢总领事馆等收藏和悬挂。第十三届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期间,作品《玉颜清风》被坦桑尼亚总理平达先生收藏。2016年10月被中国艺术报道等单位评选为“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国画家”。2017年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雪韵峰光·李兵水墨雪山画集》,作品入选备受全国美术界关注的“高原·高原第六届中国西部美术展中国画年度展”和“中国书画30家全国巡展”等大型展览。同年8月,入选“全球500强”水墨画家,作品在香港国际会议中心展出,获得广泛好评。2018年8月,由江苏省文联主办的“仙姿神彩汇金陵—李兵陈承基国画联展”在江苏省现代美术馆展出引起轰动。《人民日报》、新华社、四川日报、华西都市报、中华美网、今日头条等媒体纷纷以《“李兵符号”大美雪山画靓爆金陵》《“李兵符号”水墨高原雪山画南京出彩》《雄美壮丽﹒四川画家李兵水墨雪山画震撼南京》《四川画家李兵高原雪山画倾倒金陵观众》等为题作了报道。
闪 烁 哲 学 之 光 的 艺术
——试论李兵水墨高原雪山画的内蕴特质
文/刘昌文
一本由画家自己题名的《雪巅神彩—李兵水墨高原雪山画作品选》摆在我的案头,初翻两遍便眼亮心惊,稍后一页页细读几遍,更使心灵与精神受到强烈震撼。经过一番静气赏阅与沉思,让人深切感受到的是:李兵先生的一幅幅精品力作,内蕴着丰厚的精神世界和人生思考,既有现实的厚度、理想的深度,又有生命的高度、生活的强度,是闪烁着哲学之光、饱含着独特价值和魅力的伟大艺术。
谈及艺术与哲学,许多人则匪夷所思,以为是不可并称而语的不同领域。其实不然,艺术与哲学,皆为真理的诠释者和负荷者。任何一种艺术,包括绘画,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法、技巧等,更需要艺术家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体现某种哲学思想。哲学家和艺术家,都必须思考并回答所处世界与时代的问题,只是理性与感性的方式相区别而已。一切称得上崇高或伟大的艺术,都应当体现或折射某种哲学思想。复旦大学教授张汝伦有一句经典名言:“哲学是艺术的灵魂。”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一种哲学的表达,而最好的艺术家也必然是充满思想与情感的智者。
李兵先生是中国水墨高原雪山画体系的创立者和领军人物,早在10年前就被文化部艺术人才中心推举为“影响中国的100位艺术大家”,并相继入选“中国艺术风云人物”、“当代最具收藏投资价值的山水画家”、“当代最具学术价值与市场潜力国画家”、“全球500强”水墨画家等。他之所以能成为当代中国艺术史上开宗立派的杰出人物,除了被许多专家、学者高度肯定与赞誉的卓越艺术成就外,从他那些诗书画一体的艺术作品中体现与折射出的始终焕发永恒魅力的哲学思想或哲理更不可忽视,那正是照耀在我国文艺发展历史时空和人们心灵与精神世界的亮光。
【A】巅峰,神圣向往大千世界,总有一种神圣,让你向往,令我憧憬。
在李兵先生笔下,雪山巅峰是景却又非仅仅是景,其笔墨堆砌而成的奇景,恰恰是一种独特的艺术符号,既是一座座貌似真实的雪山,又似一个个神圣灵魂的标记。他用中国水墨的力量,展示了一种能给千千万万民众以神奇感召力的笔墨精神。在李兵一系列水墨高原雪山画中,“巅峰”已被人格化,是一种推崇高尚的精神境界,是一种闪烁光芒的人生理想。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个民族,抑或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有宏伟的理想和崇高的目标,就有可能夺取胜利,走向成功,创造辉煌。否则,必将平庸,甚至可能堕落。鲁迅说过:“凡事以理想为因,实行为果。”泰戈尔也说:“世界上一切伟大运动都与某种理想有关。”走进新时代,我国正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伟大目标,如何激励全国人民勇于开拓与砥励奋进,这恰是文艺家们大展才智的良机与责任。
应当说,李兵先生正处在一个文艺大复兴的好时代。他作为一位著名画家和省级文联主要负责人之一,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责任和使命。自开创水墨高原雪山画体系二十余年来,他挥舞大笔,不停描绘着一座又一座雄伟、壮丽且充满阳刚之气、彰显崇高品格的神奇雪峰,以艺术的语言将自己心中的梦想与信念,塑造成了一个个属于这个伟大时代的伟大灵魂,唤起各民族仰望伟岸与追求圣洁的意识觉醒,强化了新时代共同的情感记忆。
【B】姿态,画以会意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与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画以会意”正是画家李兵先生的哲学思想根基,既是对中华优秀文化品质的传承,又是在绘画实践中所作的奋力创新。
山水画是中国艺术史上最突出的典型代表,历代大家名家不少,但大多还只是一种“云烟苍茫,峰峦叠障”的艺术视野。而李兵的水墨高原雪山画,其创新就在于跨越了物质层面的风景描绘与写真,以走向哲学意义上的时间与空间的绝妙构想,以主观与客观、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完美组合,达到以独特的山水姿态展示出“江山”、“天下”的宏阔胸襟,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奋进的力量和情操的陶冶。
欣赏艺术作品,重在审其“意”。因为艺术作品,是以艺术的语言表述世界与人生的问题,以诠释物质存在与社会生活的真谛。艺术作品的意,是判断其是否升高为哲学的重要标准之一。作为画家、画作之“意”,是将某种思想、理念体现在立意、笔意、情意,而造就意形、意境、意味,以呈现千姿百态的独特风景与光彩。
从李兵的艺术成就来看,可以说,他是一个使绘画艺术走向哲学的成功典范。在他的系列高原雪山画中,以庄严、神圣的立意,创造出了雄伟、崇高的雪山意形;以壮美、苍劲的笔意,展示出光芒灿烂、气势磅礴的意境;以圣洁、博大的情意,抒发着“踏雪壮脊梁,豪情歌沦桑,身经千般苦,志向在远方”(李兵题画诗)的豪迈之情与励志之意。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李兵的雪山画作中的高峰,并非并列齐美,而是一峰更比一峰高,一峰更比一峰险,一峰更比一峰美。没有最高的山峰,只有更高的山峰。只有以向上、奋进的姿态,不断地攀登,才能登临更高的山峰。此画,此情,此理,让人们在欢呼、惊叹之后,更给人们以沉思和深刻的启迪。如他在《傲雪当空坐》画上题诗:“傲雪当空坐,听涛瞰江河。腾云呼天地,万壑响颂歌。”又如他在《翘首浴天光》画上题诗:“翘首浴天光,居高观云翔。寒风何所惧,傲立展银装。”这是多么充满正能量的催人乐观向上的诗情画意!
【C】 技法,品质升华
作为一名画家,技法、技巧是最基本的功底。但要成为一代大家名家,仅有此功底还远远不够。必须在文化、艺术、美学等全面修养的基础上,以哲学家的目光与视觉去参悟世界与人生的真理,方能奠定自身雄厚而优秀的人格品质,而在笔墨的技法、技巧中赋予画作的灵性与情愫,使画作的人格化品质得以升华。
李兵先生在几十年的创作实践中,能成功地把古老的中国山水画中几乎属于空白的高原雪山题材创作擎举到一个新的艺术高峰,这对于当代中国艺术界的启示本身就饱蕴着哲学的命题与逻辑。完美的技法,与哲学的表达,才可能产生优秀的文艺作品。
正如不少专家学者所指出,李兵的艺术创新与突破,主要在探索提练出“块斧劈皴”和独特的“挤白”、“衬白”染雪、冷暖对比烘雪等技法,填补了中国水墨高原雪山画法的空白,开创了山水画的新境界。笔者观察,他还有“气韵游”、“方圆适势”两大创意,更增添了其艺术的魅力与活力。“块斧劈皴法”,无疑是超越前人的独创,烙上了李兵印记,再次刷新了“敢于超越,方能出成就”和“后浪推前浪,今人胜古人”的哲学逻辑。白与黑,是一个古老的哲学命题。李兵稳控着时间与空间的诗意弥漫,根据实与虚、动与静、物与理、型与美的需求相宜,远取其势,近取其质,精巧地处理黑与白和色与墨的关系,以“挤白”、“衬白”染雪法使人们从感官的刺激跃至感觉的反省,“黑”生玄思,“白”引气流,从黑白相间看到无限的生机与可能。气韵生动,一般书画家们似乎只视为“六法”之一,而李兵先生却让气韵悠游于整体画面,让点线、笔势、棱角、墨色、光焰等流丽各异,风扬云游,波翻浪滚,使气韵不仅是精致唯美,而且升华为画作的生命活力与哲学精神。方与圆,是中国传统文化基因与精神内核,也是历代艺术家在造型上的“规”与“矩”,是一种秩序与安定的运行象征。通观李兵的高原雪山画,他以“方”表庄严与雄伟,以“方”达豪迈与正气,以“圆”随大势与主流,以“圆”顺天缘与情理,把“天圆地方”、“方圆有度”提升到了“方圆适势”的更高精神境界。
【D】 布局,以景怡情
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李兵的水墨高原雪山画作以全景式构图布势,无论远中近关系还是上下左右关系都相互关联契合,且春夏秋冬与早中晚的色泽相宜严谨,形成了雪域高原的独特气象与品格。笔者以为,除此之外,其画作还具有两大更具独特价值的闪光点:
其一、他把自己长时期对高原雪山的体察和感悟融入画中,诗书画一体且互为补充与同频共鸣,思想与艺术共舞,景致与德情并茂,使绘画艺术升高至哲学的金殿。如其画作《铁骨暖众心》题诗:“神韵烁古今,雪魂难歌吟。凌空冲霄汉,铁骨暖众心。”在阳光照耀下的圣洁雪山,加上秀丽端庄的书法与饱含深情的诗句,传情达意浑然一体,更强化了画作的形象与意境的感染力,使艺术再添了超自然的神力。
又如在《寒雪知劲松》美伦美奂的画面上,他题诗曰:“寒雪知劲松,秋山伴霜红。征程虽艰险,壮志可凌空。”这样的艺术品,可谓“诗与远方”的诱惑与呼唤,既是他数十年心路历程的深情结晶,更是给世人吹响一曲励志奋进的精神号角。
其二、巧借光影抒情言志。从李兵先生的高原雪山画中可见,宇宙间,人世间,绝不只是日月光华和金子发光,更丰厚而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光便是在人们心灵中燃烧、闪烁的品德之光、情感之光和智慧之光。例如他的画作《浴彩迎晖踏云烟》,山顶日光照耀,远处霞光流彩,近处雪崖破云耸立,再品味其画上题诗:“海誓山盟共长天,风吹雨打心相连。并肩举目观世界,浴彩迎晖踏云烟。”真是一诗题罢满山情,千古温馨在心头。再如《热血满心河》和《正气傲长空》两幅画作,一片白皑皑的雪光,及奔腾流动的云烟,让林荫下的寒与阴更渺小。细品其两首题诗“岁月似风过,光阴汇成歌。寒山知静远,热血满心河。”“正气傲长空,苍山舞银龙。冰霜化甘露,雨雪扬春风。”从诗画中感知其满腔正气与热血沸腾,激情奔放,意气风发,如高耸的精神脊梁,似飞翔的思想雄鹰。
李兵先生的水墨高原雪山画,植根于李兵的哲学思想与人文、德情之中,必将成为如高原雪山本身一样崇高与永恒的巅峰艺术。
扫码关注公众号
服务热线:028-86250332
主编信箱:zhonghuameiwang@sina.com
企业合作:bashuhuapai@sina.com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