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网首页

  /   注册

微信咨询

会员登录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密码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登录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短信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注册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反馈

btn

返回上页

下拉
上拉

时代美学

当前位置:首页 > 美育论坛 > 详情

【中华美网·美育】构建高中学校“审美文化”的思考

2021-10-07 14:26:30   文章来源:网络

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美的境界,优质的教育必然是符合审美学规律的教育,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过程以及教育评价等方方面面都是充满美感的,这样的观念指引下,培育出的教育对象也必然是美的。而今,多数高中学校的审美教育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忽视或淡化了美育的教育势必是有缺憾的。

一、对“什么是审美文化”的思考

席勒说:“对美的感受和追求是人类最基本的嗜好”美,无论是味、色、声、态客观物质之美,还是才德品质的精神美都会带给我们愉悦、带给我们美,因而,美以强大的吸引力,诱使人类努力去探索和认知,去不断地追求美学“研究自然界、社会和艺术领域中美的一般规律与原则”、探讨“美的本质、艺术和现实的关系、艺术创作的一般规律等”(见《现代汉语词典》1983年版,774页)。在哲学意义上,美是人们创造生活改造自然的能动活动及其在现实中的实现或对象化。这是美的原动力,也是推动人们研究美的原动力。美的养育和追求,对于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教育者,在追求美、了解美学的同时,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表达美、传递美,让受教育者也学会欣赏美与创造美,此即美育的任务。美学在东西方文化体系中都占有一定的地位,美育在整个教育的地位也一样,在我国,从孔子到蔡元培、朱光潜,美育都是“完全教育”的重要组分。然而,美育却未能存有它该有的本质,美不只包括艺术,所以美育也不只是艺术教育,而在现代教育中,因为以艺术教育为主要手段和途径的“传统美育”,其内容和模式的局限性自然带来其教育功能的局限性。近年来,有许多教育人士,在做出努力以图消解“把美育等同于艺术教育、把审美活动当成艺术活动”、消解几乎完全依赖于艺术教育落实美育功能的做法,来纠正对美育的偏颇认识。今天,在高中提出建构“审美文化”理念,也是基于对美育的内涵与意义、价值和功能以及策略与方法等问题的重新审视和思考。

全面发展的教育包括“德智体美”的教育。人类传授处理各种人际关系上的伦理准则,是德育;传授探索世界客观规律的种种知识,是智育;传授健全体魄的技能技巧,是体育;而传授审美经验、审美理想和审美成果,不断推进感受美、鉴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这是美育。美育是同德育、智育、体育相互并列的教育的一个方面。各育间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呼应、渗透和相互作用、促进的互动关系。一方面,美育内在地潜藏着开发智力、增进道德和有益健康的因素,美育隐含智育、德育和体育的功能;另一方面,德智体育又各自具有审美的成份,从美育角度加以利用,美育便成为他们的得力辅翼,有“以美引善、以美导真、以美健体”之功!

在新的历史背景下,我们需要创新美育体系和模式,建立一套更具时代特征的、更加科学有效的实施途径、与传统美育相关的上位的文化系统,提出建构“审美文化”构想即是以更高的视角、跳出传统美育的局限,使之不仅能担当着全面教育的功能,也发挥润化社会肌体和丰富文化体系的作用。

文化是一个群体经过一定的积淀而形成的共同的价值追求和行为方式。审美文化是在建立科学的审美观念基础上,为更好地落实审美教育目标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共识。在教育思想方面,她是从“文化”的高度来树立审美理想、驻足于“文化”的层面探讨理念;从目标上,她立足于引导人们形成对审美的更高级的认识,形成一种更强烈的价值追求的文化;从研究对象与内容上,正如一般的美学研究大多以艺术为主要对象、美育以艺术为主要载体,审美文化则仅把传统美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而要更宽泛地以一切可能的社会资源为对象,其对应的美育则是在对传统美育的扬弃与升华之外,挖掘一切可能的美的因素作为教育资源,建立一种“大美育观”。

审美文化要通过审美来“化人”、实现育人功能。我们要系列设计、建构审美文化的体系,通过一定的内容体现审美文化的内涵,通过一定的方式方法物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活动,通过全面实施“美育”实现她作为一种文化的价值。在借鉴传统美育的内容、方法、策略上加以统整升华。通过自然美、社会美、科学美等的鉴赏与创新,实现育人目标;审美文化引领下的“大美育”将使学校的美育、社会的美育、家庭的美育等多方面相辅相成,形成“大美育共同体”;审美文化引领下的“大美育”将统整理智教育、意志行为教育与情感教育,将理论教育与美的教育结合起来,寓教育于美的享受之中;审美文化引领下的美育将会更大限度地促进受教育者审美感受力、审美想象力、审美判断力、审美理解力和审美创造力的提高。

二、对高中“为什么要提出‘审美文化’”的解读

“审美文化”是人类自身成长、完善和社会发展的自然选择。

真善美是人类的永恒追求,科学精神体现为真、人文精神外显是善、综合素养表象为美。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现,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涉及到心理结构的完善、人生态度的优化和人格的全面建构等广泛的问题,因此,美育是人类实现自我发展需要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提高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有助于克服人性的异化、充分发展人的本性,从而改造社会、美化生活、完善人性。进入21世纪后,一批敏锐的思想家提出了人类生活的新目标——审美化人生或称艺术化生存的理想,这把美的意义再次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我们认为,原有的美育观念已不能够满足现代人自身成长和社会发展需要了,需要一种涵盖面更广、立足点更高的文化体系来支撑,因而七宝中学以其对教育的创新目光提出“审美文化”的概念,力图推进审美的价值,这也体现出一种对社会、对未来的态度和责任。

“审美文化”是教育发展到新阶段的时代要求。

我们国家战略的一个目标是要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学校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保障学生的权益、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全面育人,培养出高水平的优秀人才和高素养的劳动者,审美素养是人才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美育是通过设定一系列可控的审美活动,包括美的欣赏和美的创造,对人的情性施加积极影响,促进健全人格的建构的教育过程。美育是青少年成长中的必需,当然是国家发展及城市发展过程中教育领域的必然选择,国家教育方针中始终在倡导美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加强美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同样提出:加强艺术教育,积极开展音乐、美术、舞蹈、戏曲等各种艺术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建立更高层次的审美文化体系正是适应于这个时代的、从教育本源出发、更充分发挥教育功能的基本要求,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审美文化”是学校自身内涵发展的需求。

现代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深层次、高品位的建设,我们要紧紧围绕先进的办学理念和育人目标,建设多元的学校文化体系,给学生更多样的教育辐射的同时,丰富和突出学校的文化特色。

近年来,七宝中学逐渐形成了自己一系列的特色与文化,如感恩文化、人文德育、心育文化、体育特色、科技教育特色等,使育人土壤丰厚多彩。在这一过程中,摆脱了最早的“学校围着考试转、老师围着考题转、学生围着考分转”的局面,在育人和教师成长的各个方面百花齐放、成绩节节攀高,趋于全面的成功。学校从事“两院五中心”的建设、开展“八大主题文化节”活动,使学生学习上如鱼得水,质量不断提升,师生自豪感不断增强;毕业生们在各自岗位捷报频传、回报母校的声音不绝于耳;教职工专业成长脚步一直向前,幸福感不断增强……学校在人际环境、学术与教学环境还是校园文化环境都是达到了新高度。墨子云:“食必常饱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丽”,我们有了这样好的条件和基础,学校更加关注学生成长的品位、更加关注教育的品质要求自身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审美文化能够反映出这种先进性,成为“更高起点的规划、更高标准的追求、更高质量的实绩”的体现,它反映了学校对教育价值观、教育终极目标的深入认识与思考,这预示着将开辟一块新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领地,进一步充实人文立校的教育方略,成为引领学校教育新发展的新动力。

审美文化是学校管理文化的一部分、课程文化的一部分、德育文化的一部分、环境文化的一部分和服务文化的一部分,应渗透于和彰显于学校的每一块“肌体”中、每一个“细胞”里。

“审美文化”是学生当前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审美能力是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统一、认知能力与创造能力的统一,审美能力是人所独有的特殊能力,是人的智能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历览各行各业一代代的大师们,他们除了受到极好的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外,必不可少的就是审美素养。

高中需要培养在科学素养与人文修养均有较高品位的高素质人才,能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关系把握得当的、强调高度和谐的社会公民,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将来能够担当领袖或成为行业领军人物和拔尖人才。这样的人一定是具备高尚审美情趣的人,他们在中学时代没有审美文化的滋养和引领是不行的。因而,培养未来的精英,我们既要关注其丰富的知识积累,还要关注其审美经验的获得,促进其形成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培养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终生幸福”是教育的重要理念和目标。我们通过教育教学的审美化,使学生的学习内容充满美感、学习过程具有诗意,他们就能体会到学习的喜悦、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这岂不是幸福的!一个具有高尚审美情趣的人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无疑会是幸福的。

“审美文化”是新课程改革和新课堂改革的需要。

现行高考模式带动下的不少评价方式给学生的成长与未来潜能发展带来的诸多阻碍。沪上乃至全国许多高中,为了应对现行高考模式,使学生过早分科,导致学生文、理科的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完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到其认知能力和创造能力,也会影响到其未来发展的最终高度。对这样的问题,重点高校纷纷出招“自主招生”,它既补救了原有招生方式上的一些不足、也起到对中学教育的一种导向作用。我们身处这一“漩涡”中,当有何为?我们不应只埋怨自己“戴着镣铐舞蹈”,而应主动出手,丰富基础教育的给养,让它不仅有丰厚的“蛋白质”、也有充足的“维生素”……让它不仅文、理、艺个性化十足,更能充分融合与均衡。

在审美文化的视野下,无论是科技学科、人文学科还是艺术学科,都蕴含着充分的美感因素,其教育理念强调文理并重、文理兼容和彼此融合。新一轮的课改中,开始重视课程的科学化与人文化的整合,来适应人才的综合化发展,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可见,审美文化的教育理念和最新课改的理念是相辅相成的。

当前的课堂,“帮助学生学习”成为我们教师的主要任务,在这样的课堂上,应当具备怎样的氛围?不仅需要预设的美丽,更要争取生成的精彩,让课堂洋溢出生命的气息、和谐与光彩。在学科知识这条“明线”导引下,在课堂上还要弥漫着审美的“气场”。

“审美文化”是教师身心成长和专业发展的需要。

我们广大教师是课程改革的终端实施者,也必须要成为新课改行动和审美文化实践的推手。然而,多年来我们自己的知识结构在被应试“板结化”的教育环境的束缚下几乎全部在固定的自身学科里,我们只能游走于自身学科的基本结构或功能之中,仅仅了解学科的教学体系、理解学科方面的知识点,相对于学生的需求而言是不是显得有些“骨感”?当面对诸多新的生成的问题,我们要驾轻就熟地利用生成的教育资源,由于我们的知识面过于狭窄、储备知识过于单一,没有丰富的知识和文化底蕴,往往难以掌握课堂主动权、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就难以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所以,我们所具备的知识不仅要专深,更要广博,要具备积极、灵活实施新课程的观念、能力和必要素质。在涉及科技、人文和艺术学科时,虽有明确的专业划分,但并无深沟壁垒,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有意识地知识互补,让自己成为视野宽广、精神充实丰满的综合型教师。素质的提高,我们还可以让“三尺讲台”之外的自身生活也不再乏味。打破“板结”的观念和知识,助我们冲出重围,让自己有所作为,吸收审美文化的营养,既是提升自身修养的“增值”需要,也是进一步发挥个人价值的体现。

当前的教育在现代技术手段的运用上已与时代能很好地接轨,并达到较高的境地,然而技无止境,我们不能仅止于追求技术的先进与成熟,它不过仅仅是我们“育”的手段而已,而应把目标定位于不断追求“教育艺术”上的进步与突破、追求“艺术”上的至臻至美。因为和技术相比,艺术具有更高的境界,是对身心的真正洗练,能达到从身体到心灵的过渡,从“渡身”到“渡心”。在艺术的上方,就是审美文化,审美文化涵盖着艺术,它应是我们教师专业发展的更高目标。

“审美文化”也是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发展的高端。

过去,审美教育的缺失或单一化,责任不仅在于学校美育的不完善,与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的偏颇导向也不能分割。如部分学生接受的音乐或美术教育,大多是在家庭教育引导下完成的,且在当前已成为一种主流,功利性明显,系统性和全面性都不够。社会美育,如社区环境建设、公共文明建设同样也是各自为战、杂乱无章,缺少统筹的。构建审美文化,可以调动家庭美育和社会美育的积极性、引导其方向性、提升其能力水平,促成良性循环的体制与机制。

总之,审美文化的构建和审美教育的实施是人才成长的需要、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是学校文化的拓展……它是教育的一个制高点,有了它,我们就站在了教育思想的高地,就更有了俯瞰大地、环望苍穹的气概与雄魂。

三、对高中构建“审美文化”的基础条件剖析

在学校层面,学校内在的发展需求已培育了优良的“土壤”,学校外部的发展条件也已提供了适宜的“气候”,审美文化的环境必能得到很好的生存与发展。

教师是学校的立足与发展之本。在教师的基础方面,优秀教师会在自觉地关注和研究审美教育,在教学实践有意或无意地落实审美教育,主动贯穿审美文化的元素。美学有时会成为拓展课、研究课的课题,会成为教师或学生社团的一个方向,这都是学校审美文化建设的基础。

学生是美育“作用”的主体。许多学生从小就接受到或多或少的美育熏陶,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表现出了良好的审美情趣,在课程学习、学生社团等方面的行为、研究成果或作品中均表现出较高的美学素养。学生的可塑性是很强的,有什么样的文化引导,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兴趣,审美文化的养育会为他们当前的学习、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滋养和选择的可能。

课程是整个教育实施的平台。学校的课程图谱建设是构建审美文化的重要基础。如我校开展的“文化与人生”的“大文”课程和“智慧与创造”的“大理”课程中均具有丰富的审美素材,学生科学院、人文书院等部门的管理和教育模式都蕴含着审美文化的根基。

教育技术是教育的后援和支撑。较为完善的多媒体设备、校园网站、电视台等技术硬件设施完备而先进,教师个人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与能力都比较强,完全能为此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

“环境育人”!在校园环境方面,学校的楼宇、广场、通道、橱窗、标牌、景观等都有所设计,其存在的美学价值可供进一步挖掘和整理,使它们从表象到意蕴皆包含审美的文化魅力。

四、关于构建和实施“审美文化”的几项原则的思考

构建审美文化的重要目标就是要通过新概念下的审美教育,培养符合时代高求的高素质人才。而作为一个文化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不下一番大功夫是不行的。为此,我们提出以下几项原则:

一是体系上需要具有全面性和覆盖性。学校审美文化建设的直接作用就是使师生具备较强的审美能力,即能以审美方式把握世界的能力,是全面“育人”,而非“育分”。基于这样的目标,审美文化的实施需要涵盖教育的各个方面,根据所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就是课程的观点,生产生活中处处皆有教育,即要具有全面性和覆盖性。

二是内容上要遵循承继性和优化性。审美文化的构建和实施不是要“重打锣鼓另开张”,要体现对传统美育的承继性。审美文化与传统美育间存在差异,它要在理念、内容、方法、技术等方面都有所创新,但这并不等于我们要摒弃传统、一切推倒重来,我们要学会扬弃,继承、吸纳传统美育中的优秀营养与合理内核,加以优化,形成更科学的文化体系。

三是结构上要具备系统性和层次性。审美文化体系的建设将会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它既要符合“文化”本身的系统性,也要符合教育的规律,能根据学生的审美需求和个性特点形成一定的层次,以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四是操作方法上应有渗透性和整合性。审美文化与各育间要相互渗透、有机融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使审美文化与德育、教学、艺术教育、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校园环境建设和教师专业化发展深度结合,贯穿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使各种“育”的元素相互交融,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审美文化的建立不是嫁接、不是寄生、不是“和稀泥”,需要保持其自己的独立性,即显著的专业性。作为审美文化载体的课程,既可以成为单独的课程、能独立使用,也留有诸多“端口”,可兼容、可衔接、可交融。师资者需经过系统的培训,既具有较高的学科专业修养,具有较高的审美专业修养,使二者能融汇起来,形成综合性的知识结构,这样才能在不同领域的美育中游刃有余。所以,教师的审美专业能力发展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是我们审美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五是师资要求上要具有专业性和综合性。要通过研究和实践形成审美文化的系列和序列,将中国美学研究的传统财富、国外美学研究的成果与当代学生的审美情趣有机结合,构建既具有共性又富于个性的审美文化及教育体系,形成“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错落有致的多元审美结构,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也无论是理论层面还是实践层面,都使所生成的素材内容层次递进,可供不同学段、不同需求的学生在学习中选择。

六是在落实上加强实践性和创新性。无论是审美文化的建设者还是学习者,都需要有主动的探索精神与实践意识。在各个层面上努力实践,不断丰富和创新突破,使之更加完善。一种文化的形成除了初期的人为的促进、成败的洗礼、经验的积累,还须得到社会的认同、经过时间的检验和历史的积淀。对这一浩大工程,从蓝图到实体,既需宏观掌握,不迷失方向,又需细细打磨,以锻造精品的意识去历练之。在审美文化不断地培育、积淀过程中,使师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七是教学实施上要讲求灵活性和选择性。在审美文化的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要讲求方法的灵活性和内容的选择性。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内容和方法。艺术和人文学科的美育因素更加外显,教学中便于直接表达,而数学和科学学科的则是较为隐性,教学中则要侧重于学生的内心感悟和体验,不宜千篇一律,生搬硬套,为了美育而美育。

八是在时间流程上要注意全程性和连续性。要使审美文化融入到教育的全过程。一方面,在学校部门在组织开展的各项工作中应有建构学校审美文化的自觉,从审美文化的角度筹措工作计划、审视工作过程、实现工作目标,并不断总结审美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一方面,要融入到学生成长的全过程中,在不同年级、不同学段均能得到审美文化的熏陶;还有,要融汇到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环节中,除学校外,在家庭、在社区均能得到一致的系列的培育。

九是在目标要求上要达到自主性与自觉性。“文化浸润”最后要产生自主性与自觉性。一种优秀文化的滋养与浸润,最后要使参与者从接受走向认同、产生共识、直至形成自觉意识,即学习与研究的自觉性和实践与体验的自主性。文化的创建与进步不只是专家们的事情,而应该是人人都参与思考和实践的,学校师生与家长以至社会上的人在对“审美”有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念后,方可达到人与文化间“天”人合一、浑然一体的境界,才会合力使之得以更加地完善。

五、落实“审美文化”的基本策略的思考

第一,架构审美文化的总体系。

美学包含的范畴很广,有艺术美学、生活美学、科学美学、技术美学、劳动美学等;而又有“教育的外延约等于生活的外延”。审美文化立足为教育服务,那么,它同样是广泛的,在所有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内容中都有美的存在。因此,构建审美文化将是一项复杂浩瀚的工程,需要多方力量的支持,可以集合这方面的专家、教师以及学生、家长及其他社会力量,在不同层面上就审美文化培育开展研讨,有选择地进行突破,根据地区特点、学校特色、教育资源和学生情况提出建构审美文化的策略和方法。结合当前学校实际和学生实际,进行有自身特点的总体规划,在管理、德育、课程、课堂、教师、集团、推广等各方面做针对性的设计,从宏观到微观、从外在到内在,构建一个覆盖全方位、贯穿全过程的美育体系,为今后的努力起到方向指引作用和提纲挈领作用。对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再具体设立科研项目进行攻关,在思考与实践中寻找答案。

学校需要培养自己的引领力量。在整体设计方面、学科教学方面、培养一批教师,带动一批学生。

第二,审美文化的课程构架。

在课程上,需要研究各学科中的审美因素,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审美情感,促进教学的审美化和课堂的审美建构,在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中,不仅注重外在形式的审美活动,更注重内在逻辑的审美活动。课程与学校自身基础与文化环境是紧密联系的,审美文化的构建需要贯穿到课程建设中,成为课程创新的切入点和内容之一,“以大真托起大美”。使每一课程本身体现出不同的审美特点和美育内涵,其实施可赋予许多美的形与质,使课程平台整体上形成一个美的构架。

美既有显性也具有隐性,课程也可分为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一方面,可以尝试通过拓展型选修课向学生开设专门的美育课,包括初步的美学理论课、美学实践课、美学欣赏课、美育综合课等;一方面,以各学科教学为主阵地,进行审美文化的渗透,加强文理艺等学科间的渗透,这些可称之为美育渗透课它们一起将构成立体化的美育模式

第三,推进学科教学和课堂的审美化

学科教学是当前教育的重要平台。每一学科既有其知识结构、也有其逻辑结构。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其中的审美文化因素,全方位地通过音乐/美术等艺术学科、竞技/健美/阳光体育等体育学科、语文/外语/政治/历史/地理等人文与社会学科、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等自然科学学科以及数学学科的审美化教学来落实,把艺术之美、生命之美、社会之美、科技之美、文化之美,通过韵律、形体,通过人物、事件,通过模型、规律、实验、思维方法,通过通过文学创作与体验、通过推理、综合、想象、探究等过程贯彻下去,彰显外在之美、渗透内在之美。

“万物有灵且美。”所有学科都能反映出客观世界的内在规律,我们相信,越是高深的东西就越是深刻,也越是契合美的要求。

课堂是教育的主渠道。一节好课,应该是“秀外慧中”的,一位优秀教师,他可以在教学中既体现课程内容的科学美,又注意表达与操作上(教态、语言、课件/板书、实验、训练、作业、评价等)的形式美,善于运用美的规律引发学生的兴趣、加深知识的掌握、强化能力的培养、提高审美综合素养。这需要教师练就扎实的基本功、丰富的教育经验、厚实的美学修养和鲜明的个性特点。需要引导教师研究和开设相关课程,对于典型的审美教学,要进行总结、梳理、提升,形成审美特色课程。

第四,加强审美文化与其他校园文化的联系与统整

学校文化丰富多彩、各有侧重,但一定是相互联系、浑然一体的,各种文化间不能相互排斥、各自为战的。学校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应有意识地使其“审美”意蕴更加显著。校园主题文化活动要在传承、坚守其各自的文化特色的同时,将审美文化融合进去,从而使“人文”的味道更加丰满。审美文化要把“大德育”建设、课程与课堂建设、教育科研建设、校园环境建设、特色项目建设等各个方面均容纳进来,与德育文化相结合,让尚德与尚美形成有效互动,与推进特色教研组建设相结合、与学科的特色建设相结合,与学生创新教育相结合(因为创新成果本身就是符合美感要求的,审美创造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与生命教育、环境文化相结合,养成用审美的眼光来看待世界,让自然和人类都成为审美对象,建立起亲和的关系,使自己颐情养性、造就博大的胸怀,同时也必然会善待自然、爱护环境。

审美文化应物化到学校的方方面面,校刊、网站、校园广播电视、橱窗、黑板报等信息媒体,办公室环境建设,班级教室布置,楼宇通道与公共空间布置,校园绿化美化,教学设施、设备均应逐一确定审美文化的立意,在布局格调、育人功能上做到和谐统一。教研组在设计新的实验室、研究室的过程中能有一个全局性的整体考量,使它们能协调一致,体现统一的美感。首先在外部形态上,使校园到处都体现审美的信息。教师和学生的外在形象设计上也同样要注意到这一点。

各种校园文化间需要统整,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一律、单调枯燥。

第五,建立“审美文化教育共同体”的设想。

一花独秀不是春。作为一种文化不仅需要历史的连贯性,也需要空间的连贯性,我们可以尝试在幼、小、中、大各级学校间开展系列的审美文化教育,使不同学段间有衔接,形成一个统一的“审美文化链”,让审美教育的目标层层递进。同七宝中学一样,有许多“教育集团”可以发挥集团的作用,在集团内不同学段、不同类别的学校间相互协调、进行实践、共享资源、交流成果,进而在审美文化的框架下建立“审美文化共同体”,借助团队的承接力量将“接力棒”不断接续下去。

第六,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审美教育大环境。

近代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提出,美育实施途径包括“家庭美育、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三大方面。审美文化的实施也不例外,我们可以将传统方法与现代媒介结合起来,利用家访、家长学校、电话、互联网等,建立起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与互动。

第七,审美文化的交流与推广。

为推进研究成果的效益最大化,除了“审美文化共同体”的团队辐射作用外,还应在更大的层面上扩大自身影响,让自己置身于全国美育的舞台上展示自己。

审美文化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人才”的一部分,如同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一样,美也可以做为不同地域、不同种族的人群相通的语言。审美文化要成为国际学校的一个教育理念,在推动教育国际化方面发挥一臂之力

第八,为教育立美。

有生命力的教育一定符合美感的要求的。构成教育的一切因素都应该是美的,大至教育为人类服务的思想是美的、先进的教育理念是美的,小到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手段都有美感。我们寓美于教,应该主动地去塑造教育自身的美,实现“教美”也“美教”。我们教师的美源于美的教学思想、美的教学行为,源于对学生无私的爱。

第九,形成有广泛影响的审美教育文化。

“审美教育文化”是审美文化的一部分,它处于审美文化的下位,对我们而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是审美文化的落脚点,是核心内容。这里既有对学生的审美教育,也有对教师的审美教育方法的教育,使美和美的教育以及审美文化浸润在校园的每一寸土地中、人的每一个细胞里。充分发挥审美文化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审美文化的水平,持续推动审美文化的发展、推广与繁荣。让我们的教育既播洒科学的种子,又播洒人文的种子,还播洒审美的种子。

作者:汤凤君

扫码关注公众号

服务热线:028-86250332

主编信箱:zhonghuameiwang@sina.com

企业合作:bashuhuapai@sina.com

Copyright ©2020-2022 中华美网 zhonghuameiwang.com

备案号:蜀ICP备11027160号-1

技术支持:明腾网络

0.1857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