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网首页

  /   注册

微信咨询

会员登录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密码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登录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短信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注册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反馈

btn

返回上页

下拉
上拉

艺术美育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详情

【中华美网•论坛】怎样读懂建筑美学

2021-06-07 17:18:36   文章来源:美学网

任何人都离不开建筑,任何人都有审美追求,审美是人类情感的最高追求和人类生存的最高境界。建筑美学是建筑学和美学相交而生的新兴交叉学科,建筑美学课程的目标在于运用价值论美学的基本原理,结合各种类型建筑的具体的审美实践活动,阐释建筑审美的心理过程,揭示建筑美学的基本规律,提高建筑审美能力,指导建筑创作实践,陶冶建筑审美情操。在十五讲内容中,我们一同领略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和建筑美学的关键问题。


WeChat 圖片_20180524200835


建筑美学的学科定位和逻辑起点

建筑美学理论研究的创新发展首先必须弄清楚美学的学科定位,并在此基础上准确把握建筑美学研究的哲学基点及逻辑起点,自觉借鉴众多前沿学科研究的新成果,完善和优化研究方法。综观目前国内外建筑美学的论著,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多数因袭照搬从知识论哲学出发的美学研究的话语模式,难以推进建筑美学研究的创新,难以建构建筑美学的理论体系。本讲主要讨论的问题是,建筑美学的学科定位,建筑美学的研究对象,建筑美学的研究现状和建筑美学的目标任务。

WeChat 圖片_20180524200849

德国科隆大教堂


建筑审美活动

建筑审美活动是人对建筑的生命体验活动和情感价值活动,具有超功利性、主体性、审美快感的综合性等主要特征。从历时性特征看,建筑审美活动的心理过程分为四个依次递进的阶段:建筑审美态度的形成、建筑审美感受的获得、建筑审美体验的展开和建筑审美超越的实现。其中建筑审美感知和建筑审美体验是建筑审美活动的主要阶段。

WeChat 圖片_20180524200906

北京妙应寺白塔


建筑审美主体

建筑审美活动是一种以主体的审美需要为根据和动因的情感价值活动。建筑审美主体是建筑审美活动的发出者和承担者,也就是指处于建筑审美活动中的人。在建筑审美活动中,审美主体因其鲜明的特点起着主导作用,是建筑审美活动得以发生的关键。建筑审美主体具有感性、情感性和自由性的特点。审美主体的心理要素包括审美认识心理要素和审美价值心理要素两个系列。审美认识心理要素系列主要包括感觉、知觉、想象、理解四要素,主体审美价值心理要素包括审美的欲望、兴趣、情感和意志等。审美主体的审美心理结构可分为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相应表现出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特征。建筑审美主体的审美标准具有地域性、时代性、民族性以及阶级性。建筑审美主体的审美能力包括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与审美理解力。


WeChat 圖片_20180524200912

审美主体——人


建筑审美客体

建筑审美活动是主客体双向互动的活动。建筑审美活动中的主客体两者在建筑审美活动中缺一不可,单有主体或是单有客体都不可能产生建筑审美活动。因此对建筑审美客体的本质规定性理解和研究必须放在建筑审美活动之中,作为与建筑审美主体相对应的一个概念来进行。建筑审美客体是人的一种对象性的存在,是审美价值的物质载体,是具有形象表现性、可以追问意义的客体。建筑审美客体的本质规定性决定了建筑审美客体的总体特征:形象性与感染性。

WeChat 圖片_20180524200916

审美客体——建筑


建筑美的生成机制

建筑美是一种价值存在,而不是物质实存。传统观点立足于认识论或知识论的哲学基础,把美看作预成的,认为美是独立于主体外的物质实存;简单地把“审美”作为动宾结构,这一观点是难以成立的。实际上,美是不能脱离审美关系而独立存在的,不能把美认定为只是审美关系中客体的系统质。离开具体的审美活动和审美关系,离开特定的审美主体和对应的审美客体,美就无从谈起。建筑美不是预成的,而是生成的。建筑美的生成机制包括三个要点:来源于客体的审美属性,取决于主体的审美需要,产生于建筑审美活动之中。


WeChat 圖片_20180524200926

流水别墅


建筑审美的基本维度

建筑审美活动是人的生命体验活动和情感价值活动。建筑审美活动总是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建筑美的生成、建筑审美愉悦的获得的根本和关键在于建筑审美属性契合人的审美需要。在具体的建筑审美活动中,人们总是通过建筑造型、建筑意境、建筑环境等几个主要方面来选择和关注建筑审美属性。依据建筑审美活动的历时性特征,建筑审美的基本维度依次表现为造型审美、意境审美和环境审美。


WeChat 圖片_20180524200929

金字塔


建筑审美的文化机制

建筑审美活动的完成是动态的、复杂的、多元的、具体的情感心理变化的过程。然而,任何的建筑审美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与历史文化中进行的,具有历史具体性特点。建筑审美活动的历史具体性决定了建筑审美标准的历史具体性,体现出建筑审美的辩证法,即差异性与共同性的统一,换言之,就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相对性与绝对性的统一。从建筑审美文化的发展过程来看,建筑审美的历史具体性体现在建筑审美的冲突、分化、融合、调适四个文化机制中。


WeChat 圖片_20180524200932

法国卢浮宫


建筑审美与艺术审美的共通性

建筑审美与艺术审美的共通性是建筑美学的重要研究内容。艺术审美共通性是艺术审美的基本规律。探究艺术审美共通性可以从客体审美属性的共通性、主体审美心理的共通性和审美活动过程的共通性三个维度展开。本讲主要从客体审美属性的共通性的角度,选取建筑与书法,建筑与音乐,建筑与绘画,建筑与诗词四个方面讨论建筑审美与艺术审美的共通性。


WeChat 圖片_20180524200935

悉尼歌剧院


中外建筑中的对称与均衡

对称与均衡是人类建筑活动的普遍法则和审美经验。对称与均衡见之于宫殿、寺庙、园林的布局中,见之于桥、亭,塔的平面构图中,见之于传统村镇的规划中,见之于各类建筑的装饰中。对称与均衡体现了欧洲古典主义建筑的审美属性,反映了外国宗教建筑的设计手法,更是中国传统美学“中和之美”审美理想的传达和显现。


WeChat 圖片_20180524200937

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馆

WeChat 圖片_20180524200940

太和殿


中外建筑的隐喻与象征

隐喻和象征是中外建筑文化的重要表现手法和规划设计方法,对于深化和丰富建筑的文化内涵,建构建筑文化意象,提升建筑文化意境,驰骋审美想象,实现审美超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规划布局,运用了飞机象征的手法;哥特式教堂造型特征隐喻了西方神人合一的文化理想;中国的故宫和印度的曼荼罗就隐喻了东方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就是乡野的传统村落和留存于城乡的传统建筑,也不无隐喻和象征的典型案例。如牛形布局的安徽黟县宏村,浙江诸葛八卦村,广东肇庆高要的蚬岗村,广东潮汕地区祠堂建筑的乾坤脊檩装饰,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WeChat 圖片_20180524200943

佛罗伦萨主教堂

WeChat 圖片_20180524200945

梅县南口镇潘氏德馨堂


中国传统建筑的人性智慧

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系统,深入并广泛地影响到中国建筑文化的价值观,尤以中国传统村落为甚。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表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表达了价值系统,社会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理想。中国传统建筑的选址布局,空间组合,营造技艺,装饰装修等无不透射出浓郁的人本追求,体现了立足于地理环境上的大陆民族、生产方式上的农耕社会和社会组织上的血缘宗法制度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性智慧。

WeChat 圖片_20180524200948

梅州市蕉岭县

WeChat 圖片_20180524200951

福建南靖田螺坑土楼群


西方建筑风格流变探踪

建筑是人为且为人的人居环境。建筑风格是时代的特征,是民族的特征,是文化的特征。从宣示“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古希腊罗马建筑到表征“神人合一”哥特式建筑,从主张功能第一、崇尚简洁素朴的现代主义,到呼唤地域特色和文脉,强调复古和装饰主义倾向的后现代主义,西方建筑风格的流变,更是文化精神的表征、生活情趣的表现和审美理想的表达。

WeChat 圖片_20180524200954

阿尔罕布拉宫园

WeChat 圖片_20180524200956

蒙特阿古多博物馆

WeChat 圖片_20180524200959

日本长岛丝带教堂


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中国古典园林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人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地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辅以禽鸟养畜,从而创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生存环境。充满山水诗情画意的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建筑智慧的确证,生动而丰富地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价值观、重体悟的整体思维方式,天人合一的审美理想。人们可以从审美文化内涵、环境布局特征、造园艺术手法等方面中国古典园林的审美特征。

WeChat 圖片_20180524201003

三山五园的环境整体示意图

WeChat 圖片_20180524201011

颐和园前山

WeChat 圖片_20180524201014

鼎湖山教工休养所立面图


外国园林的文化精神

外国园林审美区别于中国传统园林审美,根本上在于文化价值观的分野和审美思维的差异。如果说,“体宜因借”反应的是中国园林文化重整体、求功效、崇尚意境体悟的文化观,那么,西方园林体现了重个体、偏结构、强调认知分析的思维特征。近代以来,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促成了物质文明的繁荣,带来了技术革命和不断创新,从而影响到园林的设计,影响到园林审美的转向。


WeChat 圖片_20180524201016

泰姬陵

WeChat 圖片_20180524201019

凡尔赛宫

WeChat 圖片_20180524201022

英国温莎城堡


岭南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

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凝练和浓缩了建筑的审美属性和建筑的美学特征。岭南建筑是岭南文化的现象和表征,也是岭南文化的典型载体。岭南建筑,历史悠久,文化深厚,风格独特,表现出高度的适应性特征和鲜明的文化地域性格。岭南建筑的文化地域性格包括三个主要层面:地域技术特征、社会时代精神、人文艺术品格。岭南建筑的自然适应性集中体现了岭南建筑的地域技术特征,岭南建筑的社会适应性集中体现了岭南建筑的社会时代精神,岭南建筑的人文适应性集中体现了岭南建筑的人文艺术品格。

WeChat 圖片_20180524201025

广州陈氏书院

WeChat 圖片_20180524201028

潮汕民系建筑嵌瓷装饰


作者简介

唐孝祥,华南理工大学教学名师,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建筑美学》国家级精品视频课程负责人。兼任中国建筑学会岭南建筑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民居建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华南理工大学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等。

来源:美学网

注:本网媒体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观点,不代表中华美网的立场,也不代表中华美网的价值和判断。

扫码关注公众号

服务热线:028-86250332

主编信箱:zhonghuameiwang@sina.com

企业合作:bashuhuapai@sina.com

Copyright ©2020-2022 中华美网 zhonghuameiwang.com

备案号:蜀ICP备11027160号-1

技术支持:明腾网络

0.1962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