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网首页

  /   注册

微信咨询

会员登录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密码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登录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短信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注册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反馈

btn

返回上页

下拉
上拉

书论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详情

【中华美网·非遗】万紫:一点漆韵 百年入梦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漆镶嵌传承人

2021-07-26 16:16:03   文章来源:非遗频道

       她,是工艺美术大师里少有的红粉佳人。

  她,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衣着朴素典雅,气质如兰清新脱俗,凝聚着古典与现代美。

  她,一生钟情于金漆镶嵌,坚持不懈地创新创作,其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奖。

  她,手把手培养后人,希望金漆镶嵌这项传统艺术,能延续下去,并像凤凰一样浴火重生。 

  她,是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的总工艺师、副总经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漆镶嵌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又是北京市高级工艺技术美术学校的客座教师。

  她,就是万紫。

  见到记者时,万紫第一件事就是带领我们走进待客室对面的大厅。那里,有她的代表作,也有燕京八绝大师们的作品。那些作品各具特色,有色彩斑斓的漆画家具、栩栩如生的漆塑、造型各异的各类艺术品。每一件作品,都跳动着大师们的脉搏,呼吸着大师们的灵魂,于古朴典雅中存留时代印记,于无声处诉说着中华文化的独特之美。

  这是一个银锭形的盒子。盒子外部,宝伞、金鱼、宝瓶、莲花、白海螺、吉祥结、胜利幢、金轮吉祥八宝栩栩如生地排列,双勾万字锦散发着金色的光泽。将盖顶拿起,里面是一个四层的小盒子。轻轻打开精致的开关,一个个小抽屉就出现在眼前。万紫用手轻轻触摸着它,就像抚摸自己的孩子。它叫雕填镶嵌银锭套盒, 2010年创作,是万紫的代表作之一。它小而实用,将金漆镶嵌的三大工艺融为一体,既有欣赏价值又有使用功能,深受收藏家喜爱。2010年,雕填镶嵌银锭套盒获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银奖。

  其实,万紫的生命,早在40年前,就与金漆镶嵌融合在了一起。学徒时的点滴,处女作诞生的欣喜,身处困境的挣扎,创新后的机遇,让她的人生路充满传奇,也让我们看到了坚守的力量和意义。

  “人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不喜欢重复去做一件事情。我力求在每一件作品上都有一定的创新,有一些新意,有一种表达和自然的传达。潇洒古朴、清新典雅的意境,是我一直追求的风格,也是我39年来一直的目标。”


  第一部分

  万紫1959年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她的父亲是一位作家。受家庭环境熏陶,万紫从小就喜欢绘画,尤其是中国画。上学时,她就经常参与班级的板报设计,对美术绘画深深着迷。“我家就住在金漆镶嵌厂附近。每一天,我透过窗外,都可以看到那里的工人,有的描金、有的画金。那时,我就在想,原来,画不仅可以画在纸上,还可以画在各种器皿上,甚至可以应用到金漆镶嵌这个工艺的彩绘中。”


  1979年,万紫高中毕业后,一心想选择与美术相关的行业。在得知北京金漆镶嵌厂招工后,她父亲也支持她,“学习中国传统的技术很有价值。”就这样,万紫报了名。凭着较好的绘画功底,她被优先录取了。

  参加工作后,她才知道,在中国古老的手工艺品业,被誉为“燕京八绝”之一的金漆镶嵌是中国传统漆器的重要门类,已有七千年历史。所谓金漆镶嵌,只不过是这门工艺的总体名称而已,其实它主要分为雕填、刻灰、彩绘和镶嵌四大门类,每一门类都有繁杂的工艺,需要学习许多有关的传统文化知识,掌握不同的制作方法和技艺,它比单纯的绘画要难,可以说是个学无止境的广阔天地。


  入门第一关

  1980年,厂长决定要在全厂500多个年轻人中培养技术人才,于是开展了统一考试。考进前3名的万紫进入设计室技术生产组,拜清宫造办处漆画匠首领苏明堂第四代传人刘锡恒为师,学习金漆镶嵌髹饰技艺。

  “漆咬”是万紫遇到的第一关。有一次,师傅刘锡恒让万紫去洗漆碗,那时初出茅庐的万紫并不了解漆的特性,碗中芝麻酱似的漆洗着洗着,自己的手却都肿了。但师傅刘锡恒告诉万紫,“必须经过咬,咬过就好了。” “大漆树流下来的液体,原液是白色的,跟空气氧化颜色变成芝麻酱,制漆就是不停地搅拌和光照,把里边的水分蒸发以后提纯、过滤。生漆非常厉害,大部分人皮肤过敏发红,巨痒无比,最厉害的是出泡。”万紫说,“过敏后不需要使用药膏,不会落疤,约一个礼拜便会康复。”

  “漆咬”之后,万紫明白了一个道理:金漆镶嵌技艺中有着自己独特的门道。比如大漆不用铁锹,有铁会氧化,颜色发黑,要用牛角锹。万紫说他们的工具都是自己做的,画金的时候没有自己称手的笔,是不可能完成完美的作品的。为了学习做笔,万紫在许多兔子皮、耗子皮等中挑选,笔毛只选择脊背部分的三四根毛,择的时候还不能伤到根儿,否则便失去了弹性。摘下三四根毛后,其余部分的毛较软就全部被淘汰了。

  在彩绘工艺中,仅贴金这一道工艺就有许多“门道”。刘锡恒教万紫在漆上贴金的火候掌握,“用手试一下,不搭漆,又有黏度,还不能干透,那个火候贴的金是最好的。既不能早,也不能晚。晚了你贴不上了,早了太嫩了金不亮。”万紫说:“为什么有人贴得又平又亮,有人贴得不平也不亮,全在这些经验里。”在两位老师的教导下,慢慢地,万紫熟悉了金漆镶嵌的整个流程。“这是一个技艺精深的艺术。要学会运用漆的语言,将漆的运用、绘画和雕刻结合;要学会运用多种天然材料的纹理和色泽,采取花镶嵌的手法,把握整体的色彩,拼到一起。这绝不是简单的堆砌,它表现出来一种富丽堂皇、一种意境、一种格调。”


  第一件作品 

  1983年,万紫作为厂里重点培养的年轻人,考到北京工美总公司职工大学,学习了三年工艺绘画,毕业后回到工厂,搞创作设计。当时,北京金漆镶嵌厂的订单都是外贸,外商会从众多设计中选取满意的。有一次,需要设计一批屏风,当时设计室30多人,万紫的师傅让她也画一张。画什么呢?万紫的师傅们设计的比较传统,比如《红楼梦》里的仕女。作为新手,如何既能表达中国的传统文化,又让外商们觉得清新呢?那些天,万紫一直在思考。

  一天晚上,她看到了电视中的鱼美人。“鱼美人五光十色,和珊瑚、贝壳一起,简直就是一幅绝美的油画。能不能通过彩绘把它表现出来呢?”万紫抓住这一灵感,立刻开始画了起来。一次次画,一次次修改,20天后,万紫的第一件处女作——鱼美人诞生了。设计样品被送到外商那里。“我当时心里非常忐忑,因为设计室的许多同事都是科班出身的,人家都从艺了二三十年,跟他们竞争觉得很难。但最后我的这个作品被外商认可的人数挺多的,后来就开始出1:1的样品。”鱼美人对于万紫,不仅是一种锻炼,也让她意识到,创新意识对于金漆镶嵌这种传统工艺的重要性。之后,她又参加了室内装饰培训班和电脑绘画学习班,不断把从师傅和学校学到的知识用于工作实践,和同事们共同或单独制作了许多精彩的金漆镶嵌工艺品,得到了权威机构和顾客的好评,多次获奖。

  1988年到1989年,万紫参与了由北京金漆镶嵌厂设计制作的大型立体镶嵌产品《九龙壁》。这件重约2吨、长6.65米、宽0.76米、高2.46米的《九龙壁》集北京金漆镶嵌工艺各种装饰技法之大成,融中国各地软硬质玉石为一体,加之骨、钿、角、木、金属等材料俏色,使602条苍龙栩栩如生,前后两面的18条蟠龙呼之欲出,山石、海涛、壁檐等五彩斑斓,交相辉映,整件作品精美华丽,气势非凡。1990年,在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的评比中,《九龙壁》被评为珍品。“这让我自豪了很久。”


  第二部分

  “第一要喜爱,第二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既然喜欢,既然选择了,就要坚持下去。这样你对它有感情,你才能钻研,才能不管是10年、20年,乃至40年,都会有一个热爱的劲头去拼搏。”


  就在万紫在金漆镶嵌技艺上刚刚有所成就的时候,行业最低迷的时期来了。万紫进厂时,正是行业最红火的好时候,厂里有一千多人。金漆镶嵌厂制作的工艺品一直由外贸系统包销出口,深受喜爱东方传统艺术品的欧美顾客欢迎,因此万紫和同事们都无须为温饱操心,一门心思扑在研制工艺品上。

  可是,上世纪90年代末,企业由国营改为自负盈亏的集体企业,外贸系统又宣告与生产方脱钩。万紫回想起那个时候,仍心有余悸:北京许多门类的工艺品厂萎缩甚至倒闭。那时精美的产品堆放在库房里乏人问津,金漆镶嵌厂已发不出工资,许多工艺大师另谋生路。万紫遭遇了事业路途中的最艰难时期。


  坚守与探索

  那时,三十来岁的万紫正当年,改行并非难事,当时已有不少单位盯住她,请她去做室内装饰、美编、服装设计、美术教师……而且工资待遇都不低,很有诱惑力。一段时间内,她彷徨、犹豫、挣扎。有一次她甚至面试都通过,只差去报到上班了,但却大病一场,在来探望的领导、同事的极力挽留下没去成。

  “说到底,我还是割舍不下自己付出了许多心血、做了十几年的金漆镶嵌工艺,割舍不下共事多年的领导、同事,尤其是不忍让这门古老手艺在自己这代人手中就此消亡。”痛苦过去,留下的是初心的愈发坚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进入本世纪后,随着国民富裕程度和审美品位的提高以及收藏热的兴起,金漆镶嵌传统工艺品逐渐受到国人欢迎,国内市场开始形成和扩大。同时,政府也关注起这一工艺来,给了不少支持。一些被迫离去的老员工也陆续回来,北京金漆镶嵌厂改为公司。万紫担任了公司的总工艺师,也在公司支持下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在工作室的展厅内,近300平方米的空间中摆满了各种金漆镶嵌作品,繁复婉转之间荡漾着一股富贵灵秀之气。件件美轮美奂,仿佛遗落人间的珍宝,让人流连忘返。

  2006年6月,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分批搬迁至河北大厂。与老厂相比,新厂区崭新的厂房、宽阔的库房以及车间里开始全面运转的流水线,都是不能同日而语的,更具特色的是,这里是产销结合,拥有一座面积达八千平方米的展厅,里面陈列着各式各样的金漆镶嵌产品,包括家具、摆件、挂件等。许多老百姓开始到金漆镶嵌的车间参观,亲自观看金漆镶嵌作品的诞生过程。

  百姓对金漆镶嵌的关注,让万紫思索,她开始探索一条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我们力求让传统技艺以更具亲和力的姿态走入百姓生活,而不是仅仅作为一门技艺留存。”万紫说,“从那会开始,我们也开始做漆木家具。”


  主持恢复勤政殿原貌

  机遇总是青睐于有准备的人。万紫在金漆镶嵌上的积累,在困境中的坚持,终于迎来了新的机遇。

  2002年,北京香山公园想恢复勤政殿。香山勤政殿是清代皇帝议政的重要场所之一,也是清代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原物早已荡然无存。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承揽了这个工程,“我带队,要主持恢复的工程包括地平台一座、雕龙屏风一座、宝座一件、足踏一件、圆高香几四件、鸾翎宫扇二件及其他配件。文物局说要恢复康乾盛世时期的艺术水平。”

  “这真的是一个浩大的工程,但给我的时间可以说实在是太少了。”万紫告诉记者,“故宫内的陈设,哪件不是在五到十年完成的,而我要在一年内把整个勤政殿内的东西全部完成。”

  关键是,要恢复原貌,却没有现成的图纸,只有一些平面的、局部的图片。仅根据这些图片去复建这样大的工程,可以说,难度可想而知。而万紫他们能做的,就是根据历史文字的记载去考证,“这里面有很多种思路,我们参考故宫和颐和园相似品来设计出图纸,结合专家的思路一次次修改草稿,最后得到专家认可,才能进行下一步。”

  “我压力特别大,从设计上把关非常严,都不记得修改多少次了。记得最深的一次是大年三十,我从早晨九点多进入香山公园,与专家们一点点审核设计图纸。龙的形态、神态追求恢复康乾盛世形态,一点都不能出错,一直到下午三点才结束,连饭也没吃。完全忘记了那一天是年三十儿。初一,又听取专家的评论和意见,春节期间一直加班加点地赶。”

  万紫说,前期设计时间如果浪费一点,都会给后续的工作带来麻烦。因为设计完后,需要做木胎、木雕,木雕又包括镂雕、透雕、高浅浮雕。而前面的设计越快,给后续留的时间越多,它的制作效果就会好。压力产生动力。那会儿,电脑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万紫却把电脑、数码相机等一些能帮助尽快完成设计的辅助工具全部用上了。终于,两个月时间,万紫带领团队快速、科学地完成了所有的设计稿件,包括效果图、工程图、色彩图和工艺制作图。

  “当时签的是2003年8月份交工,但是2003年又赶上非典,我们的生产基地在大厂,当时处于出不去也进不来的状态,只能半夜出京进京,时时刻刻监督工人们完成,拼接不合格就得从头再来。”一年内,万紫几乎没有休息。功夫不负有心人,勤政殿如期恢复交工了。

  万紫带领团队复建的这套产品,完全是按照已有几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木工卯榫工艺、木雕工艺、髹漆工艺和贴金工艺制作。这套陈设品的木雕工艺属于厚料深雕,木雕艺人们综合运用镂雕、圆雕、深浅浮雕等多种技法,精益求精,使木雕达到了生动细腻、玲珑剔透、气韵浑厚、神形兼备的艺术效果。木胎多次组装合成后,经18次的抹灰、髹漆后,再在素胎之上敷贴了三万多张24K真金箔。金箔贴完之后,又镶嵌了玉珠,充分展现出了雍容华贵、富丽堂皇的帝王之气。“这是一套可以成为未来文物的珍品。”万紫骄傲地告诉记者,这是让她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金漆镶嵌宝座系列工程”完成之后,被北京市经委、北京市传统工艺美术评审委员会评为珍品,被北京室内装饰协会评为优质工程。 


  第三部分

  “一直喜欢,一直学习,才能创新。虽然现代的技术依旧无法超越古人,无法超越古人的境界,但也要真正留住金漆镶嵌这份老祖宗留下的美。现在好东西不少在国外,但我们要把这些完全复制回来,也要摆在中国。”


  勤政殿的恢复,不但让北京金漆镶嵌公司从此走出低谷,也让万紫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金漆镶嵌的特点是细腻而小巧,虽然精美,但在十米开外的大厅什么也看不见。另一方面,上个世纪90年代初,随着人们的居住环境改变了,厅堂变大了,许多公共场所如宾馆、饭店的墙上都挂着一些壁画(壁饰)。金漆镶嵌要想发展,到了对传统的工艺手法进行创新的时候。


  门上的《千里江山图》

  2005年,海淀皇苑酒店后期改造后,需要在每一层画一个壁画,一共19幅,时间是在两个半月内赶制出来。“其他的墙面在5米左右,但是大厅的玄关是一个高10米的墙,酒店负责人要求在这面墙上弄一幅《郑和下西洋》的彩绘图,要有人物、船只。这一下子打破了我们原来的金漆镶嵌的设计思路,不得不结合人们的视觉审美要求,改变工艺手法。最后,我们选择了工写结合,雕刻、彩绘、泥金、搜金等这些工艺融合在一起。这就是金髹写意的由来。”

  金髹写意的创新手法让万紫看到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她带领团队创作的产品也获得了更多单位的赞赏。2005年2月的一天,万紫突然接到清华装饰院朋友的电话:“我们知道您做漆画非常棒,我这儿有一个工程设计,实在太难了。因为两个半月的时间里没有定下稿子,您能不能给我们出两个方案?”

  “这是一个需要在高6米、长30米的大门上完成的工程。外交部接待的都是外宾,壁饰展现的是大国情怀。按一句话说,室内壁画,其实悬挂的是思想。”经过思索之后,万紫三天内设计了两幅山水的方案,其中一幅国画《千里江山图》方案一下子获得了认可。

  “在外交部,接见各国大使时,向他们展现中国传统文化,是我的想法。为此,我特意去荣宝斋买的原画,这幅画本身是青绿山水,做在金篦子上的青绿画是非常漂亮的。”万紫坦言。《千里江山图》方案通过后,工程实施就交给了万紫的团队。接到这个工程,万紫一下子急了。“没有工程时着急,有了更着急,压力更大。”万紫赶紧与对方对接,“门何时能给我们呀?门里面怎么处理啊?我必须在门是半成品时画……”

  按照方案,《千里江山图》制成壁饰后是金地青绿山水。一般贴金箔都是一块一块如镶砖般贴上去,但是壁饰高6米、长30米,面积巨大,远观会看到像马赛克般的錾口,不成整体。

  如何在如此大面积的空间画,又要追求肌理变化,不能太亮,又要满足对方的凹凸感的要求?“我要它底下是一种麻的感觉。仅仅试肌理变化,我们就试了木粉、碳粉、沙子等二十块。最后选择了碳粉。”由于这个工程需要非常严谨,必须一次性一尘不染地完成,不能有刷子印,要非常平,有一点的差错都不行。万紫又用了一周的时间训练有着20多年经验的工人们。底子解决了,该画山水了。当时负责彩绘的有六位大师。刚开始万紫想的很简单,六位大师每人画一部分就行,后来一想,六位大师一人一个手法,画出来的作品风格不一样。门做好了,如果将门关在一起,左右不对称就不行了。怎么办呢?后来,万紫改横为纵,给这六位大师分工合作,设色一个人,山体勾线一个,一下子解决了。“可以说这是一次团队合作精神。”

  《千里江山图》的工艺接近国画及工笔重彩,打破了传统漆艺工笔风格的一统天下,不以形似为要,重在气韵传神,粗笔见长,略取细意,形成了粗犷、浑厚、葱茏、大气的写意风格。万紫把这项新工艺命名为“金髹淡彩”。

  “金髹写意是映衬着时代的要求而孕育出来的,不是我个人的发明,实际上这种写意,把金漆镶嵌技艺与中国国画的皴擦点染、雕刻、版画等手法有机地结合到一起,我只是将它们的工艺融合起来,然后起了这么个名字。”万紫坦言。

  2008年,这项“金漆镶嵌髹饰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再现经典作品300余件

  时间不仅可以打磨技艺,还会赋予匠人更丰富的内容。市场的磨炼,让万紫意识到,金漆镶嵌的工艺品再好,更重要的是要让金漆镶嵌这门技艺传承下去,让工艺赋予传承思想和生命。

  “金漆镶嵌能够发展到今天,与我国的文化底蕴分不开。漆文化在我国传承了7000年,金漆镶嵌这门传统工艺承载了太多中华文化的美学元素。作品材料的运用精雕细琢,其博大精深、内敛、含蓄的意境,每一件作品表达一个情感,这与中国人的情怀和追求特别吻合。”

  于是,2005年开始,万紫带队,经过对历朝历代精品的工艺进行考证,着力抢救了濒临灭绝的技艺和品种,包括有计划、有步骤地仿复制古代漆器的经典作品,他们完成了仿复制“历朝历代”、“海外遗珍”、“皇家风范”漆艺精品达300余件,抢救性地守住了金漆镶嵌技艺的文化遗产。

  这些仿复制作品从年代上讲,包含战国、汉、秦、唐、宋、元、明、清等时期作品;从工艺上讲,根据中国古代漆器的特点,以描漆、描金、戗金、平金等彩绘类为主,也有部分镶嵌、雕填类;从造型与功能方面讲,有器皿、摆件、家具、屏风、酒具、食具、礼器、乐器等。如今,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以镶嵌、彩绘、雕填、刻灰、断纹、虎皮漆等工艺设计制作的工艺摆件、家具、屏风、牌匾、壁饰等多达数千种。

  “百年漆器才会出现断纹,中国传统工艺有一个叫做断纹的工艺,可以把其作品做出百年沧桑之感”,万紫坦言,“古琴中有蛇腹断、流水断等,漆器也有几十种断纹,我们恢复了颤断、撅断、    断等多种,在断纹上进行镶嵌,叫做百宝镶嵌。就是把天然的材料玉、石、玛瑙、珊瑚、翡翠等,全部融在一起。”

  “未来是很残酷的,技艺真的不能丢,产品不能丢,创新不能丢,否则,这企业就没有活力了,所以我一直在坚持。现在,每年公司有50多种新产品进入市场。我希望这些东西能够传世,将来办一个北京乃至中国漆器博物馆,真正留住这份老祖宗留下的美。虽然好东西不少在国外,但我们要把这些完全复制回来,也要摆在中国。”


  第四部分

  “我这一辈子都在从事这个行业,已经对它产生了感情。我已经快到60岁了,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应该放下一些东西,但是我总觉得有一些情怀在这里面。我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创作一些东西,多恢复一些技艺,多培养一些人才,这是我的一种责任。”


  当人们为北京金漆镶嵌工艺得到恢复而感到庆幸时,万紫却高兴不起来。的确,产品是好卖了,可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后继无人。她曾经和日本、韩国漆艺艺术家交流过,大家一致认为,非遗保护目前面临的一个大问题是,科技和社会发展如此之快,传统工艺怎么保护,怎样培养传承人,让它能延续下去? 


  “后继乏人让我头疼”

  “金漆镶嵌技艺精湛,产品精美,但劳动强度比较大,工艺繁复,很少有人能掌握全套技艺。比如百宝镶嵌作品需要认识许多石、玉等名贵材料,要去接触、掌握、运用,要把握色彩、整体。即使用一块材料也要考虑用得是否恰当,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堆砌。”万紫坦言, “老一辈的手艺人已经退休,而现在高级技艺人才太难培养。过去我师傅讲三年是一个立辈儿,就是能拿起来做粗活,十年能认真的做一些中档的东西,二十年后必须特别的努力才能做出来一些高档的东西。”

  记者了解到,在金漆镶嵌工艺中,髹饰漆胎首先要在木胎上披麻或裱糊布、纸,涂刮数道灰腻子,道道打磨,以起到平整、加固、托漆的目的;再施以数道天然大漆或合成大漆,道道打磨平整,还需抛光,制成漆胎。要求漆色匀正,平整光洁。断纹,即在漆地之上制作均匀细密的裂纹。从工艺上划分有晒断、烤断、颤断之别;从艺术形式上划分有龟背断、流水断之别。漆纹裂而不糠,仿古旧而不脏,给人以饱经沧桑后自然形成之感。其要领是所出断纹必须均匀,不可有多有少,有大有小。

  这些无一不需要从单调的技法开始,很难吸引年轻人坚持学艺。目前金漆镶嵌厂技艺娴熟的不过几十位师傅,而且全部都在四十岁以上。

  为了培养接班人,前几年,公司曾出资几十万培训了35个学生,可这些孩子不断离开,至今已跑得仅剩7个,还不是在一线做工艺品的。“不热爱这个工艺,不钻研这个工艺,是待不住的。”

  “现代网络发展太快了,金漆镶嵌这种传统工艺的企业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从营销、宣传上,乃至大师的无形资产的作品上,包括传承上,也是令我最头疼的,现在真的是远水解不了近渴。虽然在技校也教课,但是到我手下也就三个人,我要给他们打下扎实基础,我跟他们讲我培养的不是技术人员,而是大师,不仅会制作也要会设计。但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不能吃苦,要想出类拔萃,就没有休息,上班就是画、学,掌握工艺,下班就拿着画夹去写生。” 万紫坦言。

  现在,万紫在北京市高级工艺技术美术学校任教,从零开始,手把手教学。万紫体会最深的是,现在的学生普遍不能吃苦,耐不住寂寞,特别看重物质利益。 比如每年7、8月份正好画荷花,画稿得摞成一摞一摞的,这样才会熟悉荷花开花的时间、从荷叶到残荷的形态。“没有生活,你没有创作的那种激情,画出来的东西不感人。”教学中,不时有学生问她,“老师,我们学完后三五年之内能挣多少钱?能不能成为大师?”万紫说,传统技艺可不是一两天能学好的,要经过千锤百炼,十年磨一剑才能学成。很明显,这一要求与学生们“几年成大师”的愿望是相矛盾的。

  “未来公司要健康有序的发展,实际上拼到最后,还是要培养人才。传承要有序,要有阶梯性的人才。50岁、40岁的、30岁的、20岁的。但是现在技术人才问题,挺令我头疼的。虽然我也培养了一批学生,但是我觉得大师的力量还是很薄弱。”  

 

  “非遗不仅仅是要保护,更要创新发展 ”

  万紫不仅仅是公司副总经理和董事会成员,还是北京天宝楼文化经纪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在北京东四环华腾新天地四层1600平方米的展览大厅里,摆满了北京燕京八绝大师们的作品。万紫笑着说他们是被迫成立的。“2007年公司买下一层,一直做金漆镶嵌的销售平台,但一些燕京八绝的大师都是自己有工作室,作品完成后没有地方销售。看到我们有这个空间,就来商量是否可以摆在这里销售呢?燕京八绝是北京的名片,我也愿意有这么一个平台。后来作品越来越多,公司就决定做一个经纪公司,利用三分之一的空间展销大师们的作品。大师们希望我们运作他们的作品,也是为大师们做一件好事。”如今,燕京八绝的大师们已有百人和万紫签约。“我希望可以建立一座中国的漆器博物馆,用这种方式留住传统的手艺。”   

  非遗的本质特征是“世代相传”、“互动”、“不断地被再创造”、“认同感”和“持续感”。 作为一种文化符号保留下来仅仅是第一步,非遗不仅仅是要保护,更要发展。 

  值得欣慰的是,金漆镶嵌正在深入老百姓中。在2016年6月18日“60年的发展60年的辉煌暨金漆镶嵌宫廷漆艺成果回顾展”上,大型百宝嵌屏风《红楼梦》极为吸引观众眼球。百宝嵌屏风《红楼梦》历时3年,耗资近200万元,由万紫带领技术过硬的“精兵强将”打造而成。其用料考究,巴林、寿山、鸡血、珍珠、玛瑙、珊瑚、翡翠、紫晶、青金、砗磲、松石、兽骨、孔雀石等各种珍稀名贵材料一应俱全。作品以矫嵌工艺为主,并结合了立体镶嵌和平嵌工艺,将大观园美景呈现得淋漓尽致。红楼人物各具风姿,刻画得惟妙惟肖,亭台楼阁、山石花鸟,翻转折叠,晶莹剔透,如诗如画,是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荣获了2016“工美杯”北京传统工艺美术大赛金奖。

  2017年年初,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从国家层面引导社会做好文化传承和创新。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万紫对于我国非遗发展前景表示乐观。她说,在政策、科技、市场、资本等元素的引入下,一些非遗项目未来将会“活得更好”。 

  “2005年改制后,我们公司一年一个台阶。我很骄傲,幸福真的是拼搏奋斗而来的。如果没有这么多年的奋斗,哪有今天?每一个成绩,每一步,虽都如同上战场,一路披荆斩棘,步步惊心,根本没有时间休息,但我们想起来非常欣慰。”

  “我这一辈子都在从事这个行业,已经对它产生了感情。我已经快到60岁了,奋斗了这么多年,有些东西到了一定的年龄应该放下,但是我总觉得有一些情怀在这里面。《髹饰录》 这本书记载几百种漆艺工艺技艺,是中国几千年的优秀文化遗产。现在金漆镶嵌的工艺有些还未达到,许多技艺在失传。我想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做一些东西,多恢复一些技艺,多培养一些年轻后备人才,这是我的一种使命和责任。”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提交

查看更多回复

万紫

简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漆镶嵌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简介

她,是工艺美术大师里少有的红粉佳人。   她,脸上带着淡淡的微笑,衣着朴素典雅,气质如兰清新脱俗,凝聚着古典与现代美。   她,一生钟情于金漆镶嵌,坚持不懈地创新创作,其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奖。   她,手把手培养后人,希望金漆镶嵌这项传统艺术,能延续下去,并像凤凰一样浴火重生。   她,是北京金漆镶嵌有限责任公司的总工艺师、副总经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漆镶嵌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又是北京市高级工艺技术美术学校的客座教师。   她,就是万紫。

扫码关注公众号

服务热线:028-86250332

主编信箱:zhonghuameiwang@sina.com

企业合作:bashuhuapai@sina.com

Copyright ©2020-2022 中华美网 zhonghuameiwang.com

备案号:蜀ICP备11027160号-1

技术支持:明腾网络

0.18861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