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女姐姐们的美姿美态太多,先仅就美神常见的几种造型,和大家分享!
1,站
古希腊的神像雕塑多采用立势,这样形体修长挺拔、肢体舒展,更具崇高感和美感。这里仅以“维纳斯诞生”的主题为例,一览画中女神妙曼的姿态。
▲上图为佛罗伦萨画派的波提切利所做(局部),下图为威尼斯画派的提香所做。
同样表现维纳斯从海中诞生的场景,波提切利着意烘托气氛,风神将她吹到岸边,花神给她送来霓裳。维纳斯神情惆怅,身娇无力;而提香着意表现女体,表达故事的贝壳,点缀在不起眼的的左下角。
佛罗伦萨画派的波提切利,吸收了中世纪彩绘圣经的线描和平面装饰风格,具有浅浮雕的装饰趣味。而提香代表的威尼斯画派,善用色造型,形体浑圆有力。
前者用的是古法做的蛋彩画(又名“湿壁画”),傅色轻薄透明;后者油画,笔触更明显。
▲上图 安格尔,下图 布格罗
两幅都是19世纪的法国新古典主义作品,再续古希腊雕塑的经典样式。同为学院派的画风,安格尔显得更为古朴,其弟子布格罗则更清新唯美,而他的确特别擅画美妇、美童。
2,半卧
快看看这销魂的造型,有什么比躺卧的女神更迷人?
▲ 上图 乔尔乔内《沉睡的维纳斯》,下图 提香《乌尔比诺的维纳斯》
乔尔乔内33岁英年早逝,这幅画据说都是他的同室师弟提香帮他完成的。他受达芬奇的影响,以风景烘托人物,是威尼斯画派中的最具抒情风格的画家。这幅画中,放松而柔润的躯体,与恬静的草、山丘一起,仿佛沉睡般,构成了的宁静闲适的自足世界。
提香根据这幅画,另作的《乌尔比诺的维纳斯》则完全是一个贵妇肖像。场景变成了府邸的床榻,偏着头,目光和观众相接,仿佛知道“你在看我”。画面敞开了,等着众人的裁判和评论。
千百年这个姿势不知道被摹写了多少个版本。
▲ 上图 提香《维纳斯,丘比特和琴师》,下图 洛佐《维纳斯和丘比特》
这幅维纳斯女体才是提香的本色,不似乌尔比诺那么窈窕,肢体更加丰满有力。酒红色的帐幔,沉重的风琴,黑衣的琴师,画面色彩浓丽,反衬出女体的明亮。中间的风景衬景,仿佛给画面开了窗子,透了几许清新的空气。虽然,这个风景还只是陪衬,但是没有这块风景,画面将沉闷不堪。
洛托这幅祝福婚姻的寓意画,爱神维纳斯身边环绕着象征婚姻忠诚,与多子的信物,右手举起一个长春花的桂冠,而丘比特正开心地把尿尿过花环,洒在女神身上。在那个时代,一个撒尿的孩子预示着好运与顺利。画面温暖美丽、充满生活的幽默感和民间的快乐。
▲ 上图 委拉斯开兹《照镜子的维纳斯》,下图 戈雅《裸体的马哈》
相隔一百年,西班牙古典美术史上最著名的两位画家。受天主教辖制,委拉斯开兹那个时候,鲜见裸体画。这幅也才用的是背部。并且模糊了镜中的面容。
戈雅故意放弃圆润的形体,“逸笔草草”, 对后世的浪漫派,印象派影响很大。
▲ 上图 卡巴内尔《维纳斯的诞生》,下图 马奈《奥林匹亚》
并置这两幅画简直是一种恶搞!
卡巴内尔这幅画被拿破仑三世买下后,他一举成名,而后当选了“巴黎沙龙”主审委员。作为学院派代表,曾经两次拒绝马奈的作品入选。马奈自己伙同朋友搞了一个“落选者沙龙”。两幅画代表了19世纪末新旧冲突的两股绘画潮流。
《奥林匹亚》中,马奈采取了一种独特的压缩式立体感,在平面上展现整个身体。这种受浮世绘版画的启发的新画法,打破西方正统的透视法,瓦解了原先的画面结构和视角,具有一种结构美感。
虽然,这在当时,很难被人接受。
3.坐
女神梳妆的姿势,不同画家笔下各有千秋。
▲ 上图 提香,中图 鲁本斯,下图 布歇
不要吐槽为什么又要上提香和鲁本斯。因为两人一生平顺,不愁没钱,名利双收。尤其是提香还特别高寿,活到99岁。所以一生特别丰产,作品也因为被王公贵族收藏,得到很好的保护,而流传至今。
同为丰腴女体,比起提香,鲁本斯更加强调肌肉,画面显得更加有力,和生气。
布歇的洛可可使女神变成了少女,娇柔可爱。用色清丽明亮,更讨女人的喜爱。大概可视为当时的“小清新”。
相关链接: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