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网首页

  /   注册

微信咨询

会员登录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密码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登录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短信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注册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反馈

btn

返回上页

下拉
上拉

当代画派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详情

【中华美网·建筑】你不知道的成都老建筑

2020-08-27 10:49:48   文章来源:中华美网

或许我们曾无数次经过四川大学华西校区的校舍,但很少有人留意到建筑中的一处细节:一道中部带有弧形隆起的屋檐式样——唐破风(からはふ)。

 

1.jpg


“唐破风”在中国大陆的存世是非常罕见的,目前中国“唐破风”建筑还有几处,比如:


2.jpg

上海乍浦路439号建筑


1922修建的上海乍浦路439号建筑。

 

3.jpg

长春市北安路735号建筑


建于1936年的长春市北安路735号建筑。


但是,成都的唐破风是源出何处呢?


在1920年出版于温哥华的《华西传教概述》一书中,有一张当时在建中的华西协和大学合德堂(即现在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建筑)的历史照片。此外加拿大的维多利亚大学图书馆为也保存了大量的历史照片。

 

4.jpg

明德学舍


5.jpg

弗雷德·朗特里绘制的懋德堂建成外景图。建筑师把一座未来的东方宫殿式图书馆景观展现于世人。门口的带中国屋顶的日本鸟居和侧面的鸟居饰门把大楼的东方风味展现到极致。


华西协和大学由英国建筑师弗雷德·朗特里(又译为荣杜易,Fred Rowntree)规划设计。


朗特里与德国建筑师穆特修斯(Muthesius)、苏格兰建筑师麦金托什(Mackintosh)等“格拉斯哥学派”的核心人物交好,建筑设计中又广泛吸收当时欧洲流行的艺术风格。

 

6.jpg

华西懋德堂的楼顶结构与“艺术与工艺运动”的祖先楼英国莫里斯“红楼”顶梁结构的异同


欧洲相继展开的艺术与手工艺运动、新艺术运动等排斥当时工业革命后批量生产带来的呆板、千篇一律的产品设计,也反对维多利亚时代那种繁复的建筑样式。日本在明治维新后打开国门,力图融入西方文明,并致力于输出自己的文化、艺术。

 

7.jpg

怀德堂外景图


这群格拉斯哥学派(Glasgow School)的艺术家们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前后纷纷造访日本,从日本艺术中汲取养分,再融合到本文化中,他们的风格具有强烈的东方主义倾向,具有大量中国和日本的艺术元素。


8.jpg

郎特里绘制的懋德堂内景图


从懋德堂的内部结构勾画,明显可见朗特里在梁上设计了仿中国宫殿中精彩的描龙画凤等中国图案,和富于曲线美的横拱辅助。而怀德堂的外景图,高风亮节,巍峨壮观。


而在当时,西方人对于东方,日本或是中国风格,没有明确区分。因此,当朗特里受邀设计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建筑时,大量使用日本建筑的风格细节,也就不足为奇。

 

9.jpg

四川大学华西校区内景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是一个巨变的时期,各种文化艺术的思潮汹涌澎湃,层出不穷。欧洲的艺术新风尚在中国也逐渐出现,遍布上海、哈尔滨、天津、青岛、广州这些开埠城市。直到今天,上海仍然是“装饰艺术”建筑总量最多的城市之一,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纽约。

 

10.jpg

上海外滩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今天的中国,在大多数城市,这样的历史建筑已经不像当年那样随处可见了,许多地方我们只能从照片里才能一窥究竟。以成都为例,据不完全统计,除四川大学、宽窄巷子外,在今天的成都只有三十几座历史建筑。


小巴也特别查找了成都目前遗留的历史建筑。

 

平安桥天主教堂

 

11.jpg

西华门街25号

 

平安桥教堂1904年落成至今,历经二战时期日军轰炸成都等。教堂的整体建筑,采用砖木结构,斜坡顶,西式风格与中式院落布局合璧。该教堂区是中国惟一一座中西式合璧的天主教堂建筑。

 

王泽浚公馆

 

12.jpg

青羊区金河路60号附9号


王泽浚公馆建于 1931年,属当时极为新派的建筑,公馆坐西朝东,砖木结构,仿北欧洋楼风格而建。原是国民党第44军军长王泽浚的寓所。

 

四圣祠街

 

13.jpg


锦江区四圣祠共有西街、南街和北街三条街道,呈丁字形布局,其中最长的是北街。这条街上现存最古老的建筑是属于成都市二医院的四栋民国时期修建的三层西式小洋楼。四圣祠建筑风格古朴典雅,距离重建的“基督教恩光堂”非常近。现已被列入成都市优秀近现代建筑保护名录。


中共成都市委原办公楼

 

14.jpg

青羊区羊市街19号

 

始建于20世纪30年代,后改扩建,包括5、6、8号楼,曾长期作为成都市委主要领导和机关办公区使用,见证了新中国成立后成都的建设和发展历程。


成都市政府原办公楼


15.jpg

 青羊区人民西路2号

 

成都市内苏式建筑的一个代表,在上世纪50年代和锦江宾馆并称为成都最高楼房的老建筑,共有191个房间。精美的浮雕、斗篷式房顶、朱红木窗,砖混结构,主楼高耸,回廊宽缓伸展,每一个细节都体现着苏式建筑独有的风情。

 

薛公馆

 

16.jpg

金牛区解放路北一段15号

 

薛公馆建于民国时期,是成都北门最大的商业经营者薛氏的公馆,也是成都中心城区近代公馆建筑遗存之一。

 

李家钰兄弟宅楼

 

17.jpg

青羊区方池街22号


李家钰住宅建于民国初年,是成都现存不多的民国时期的公馆建筑之一。无论是窗台的复古朱红,还是木窗的典雅黑褐、老墙的气派深灰,无不透露着这座建筑近百年的悠悠历史。



参考资料:澎湃新闻《从成都一座“唐破风”建筑说起》,美篇《成都协和大学的设计》和网络,图片来源于网络。


看了这么多成都的老建筑,你身边是否也有老建筑呢?欢迎留言与小巴互动,分享老成都的建筑记忆。





出品/巴蜀画派促进会

监制/旷野  编审/方方

编辑/李思家 技术/彭彪

合作与投稿bashuhuapai@sina.com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提交

查看更多回复

扫码关注公众号

服务热线:028-86250332

主编信箱:zhonghuameiwang@sina.com

企业合作:bashuhuapai@sina.com

Copyright ©2020-2022 中华美网 zhonghuameiwang.com

备案号:蜀ICP备11027160号-1

技术支持:明腾网络

0.1740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