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网首页

  /   注册

微信咨询

会员登录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密码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登录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短信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注册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反馈

btn

返回上页

下拉
上拉

书法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详情

【中华美网·观点】馆阁体书法究竟是不是艺术?

2023-09-04 14:27:23   文章来源:上海美术观察

馆阁体在书法史上算的上是一种类型的字体,历来不被大文人所推崇,无个性、无变化的馆阁体是人们唾弃的理由。

不论墨客骚人如何贬低馆阁体,馆阁体始终存在,并且受众广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馆阁体?

黄自元·馆阁体代表作品

两种书风:A类与B类

书法的风格大致可分为两种极端的风格:

一种是方正匀称,本文简称A类,一种是非方正匀称,本文简称B类。

极端偏向A类的字体类似印刷体,极端偏向B类的字体类似没学过写字的人,乱涂鸦。这两种都是不可取。

普通字匠往往偏向A类。像秦代小篆、小楷灵飞经、瘦金体、馆阁体等人的字不同程度地偏向A类。

文人艺术家往往偏向B类。像南北朝碑刻、《散氏盘》、苏轼等人的字偏向B类的要多一点(也就是所谓的丑一点),像欧阳询楷书、赵孟頫、文徵明等人的字偏向B类的少一点。


偏A类书风的发展历程

在唐朝科举制以前偏向A类的书体一直存在,典型的就是汉代《三字石经》,它规范了古文、篆、隶的书写样式。另外还有秦代的小篆,也有官方的小篆样式。

到了唐朝,篆隶楷行草都有了,科举考试中,考官因为觉得偏向A类的字体阅卷起来比较美观,并且人们往来奏折中都会将字写得端正,以便阅读。随着时间的推移,偏向A类的字体因为其美观端正匀称、方便阅读的实用特点,到了宋代的翰林院,产生了“院体”,到了明代,称为“台阁体”,而到了清代,这一风格被强化,被称为“馆阁体”。

无论是院体、台阁体还是馆阁体,都属于精致工整的风格,深得帝王和贵族的喜爱,在清代以前,科举考试中对字迹工整的要求并不高,至清代,字迹工整竟然成为科举考试最重要的评选标准,好的馆阁体等于功名利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偏A类的书风的发展历程也是经过了漫长的时间,这类书风发展有如此市场,必有其自身存在的意义。

偏B类书风的发展历程

至于偏B类的书风,与偏A类书风一同发展,在唐朝,在魏晋书法艺术觉醒之时,书法已完全成为一门独具魅力的艺术,而魏晋正是偏B类,唐朝继续跟进魏晋,偏B类书法成为一座高峰。偏A类书法还不是很有市场。也就是说唐以前,以偏B类为主。

苏轼作品(偏B类)

到了宋元明清,由于封建专制的强化,帝王喜爱的作用加强了,再加上科举制的完善,书法艺术崇尚的个性、浪漫、奔放被严重制约,偏A类的书法趁机而上,占据社会及皇宫贵族的主体审美风尚,毕竟偏A类的书法与钱权相关的,谁不会去学呢?


由此,偏B类的书法在夹缝中生存。在宋代,宋四家基本不是什么高官,即时做了高官也会被贬,赵孟頫虽然不是偏向A类,但很明显,也不太偏向B类,仍然受到了A类的影响,至元、明、清后,一直存在一支偏向B类奇异书风,如元末杨维桢、倪瓒、明末张瑞图、黄道周、王铎、傅山、清代金农、八大山人、何绍基、赵之谦等人,清代碑学也是偏向B类的,这些书法都不是当时的主流,只在一小撮人群中交流,因为偏B类的碑学与功名利禄无关。


张瑞作品(偏B类)

毫无疑问,偏B类书法极具审美艺术价值,但是我们今天我们重点谈A类书法的价值。 

偏A类书法(馆阁体)的意义

01、馆阁体从古至今都在发挥作用

馆阁体书法虽然只在清代出现,但这类偏A类的书法贯穿整个书法史,商朝象形装饰文字、清代官方小篆、汉代《三字石经》、宋代院体、宋体印刷字、明代台阁体等等,端正匀称一直是书法的主旋路,不会因为文人骚客的唾弃而退出历史舞台,始终发挥其实际作用。

林则徐·馆阁体代表作品

02、馆阁体与科举制的关系


馆阁体与科举制是两个独立的成长体系。

馆阁体早就出现类似的风格,秦汉就有,上文已说明,跟科举制度没有什么关系,而科举制出现的唐朝,也并没有影响唐朝书法向馆阁体方向发展,这两者不是依存关系。

但他们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相互促进,科举制强化馆阁体的风格特征,使本来就较为端正匀称的书体走向极端,而馆阁体使科举制走向末路,科举名次不再是主以文采来定夺,而主要考虑字迹美观,这完全背离了科举选拔人才的初衷,阻碍了社会发展。

03、艺术与写字的立场永远不同

我们都知道,书法不仅仅是艺术,还是写字,书法同时具有这两个方面的内涵。

偏A书法主要突出写字的功效,偏B类书法主要体现艺术的功效。

(1)在偏B类人眼里,馆阁体就是写字而已,没有个人艺术特征。

馆阁体是清代科举制催生出来的特殊风格字体,以乌黑、方正、光沼、等大为特点。

比如下图中清代汪由敦书法,是不是觉得还不错?这就是馆阁体吸引力,但这没有艺术感可言。几乎每个字都是正装照,而不是艺术照、生活照。

汪由敦·馆阁体代表作品

端正、匀称、美观、缺乏变化是馆阁体致命缺点。

(2)在偏A类人眼中,馆阁才是最美观的,才是人人都看得懂的艺术。

实际需求是书法发展的根本,偏A类书法,包括馆阁体,都是以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端正美观有利于快速阅读,提高办事效率,具有积极意义,科举考试正是看中了这一点。

而馆阁体只不过将这种风格发挥到极致,从另一种角度看,这也是一种艺术风格。只不过偏A类看得懂的人多,偏B类看得懂的人少而已。

(3)偏A类人与偏B类人的鸿沟是文化认知。

偏A类书法(赵孟頫、启功都也很接近A类)本身有其广泛的实际意义,因此市场很大,偏B类书法本身理解较为困难,需要后天的文化学习才能有所领悟,因此市场很小,直至今天,依然如此。

清代馆阁体作品

偏A类书法之所以市场很大,在于其不需要读很多书,了解很多文化,一般普通老板姓都能看懂,你写的一手很好的馆阁体,身边的人都会说你写的真好,如果你写的跟沃兴华、曾翔一样的书法,你身边大多数人肯定认为你在瞎写。

结语

偏A类与偏B类的书法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偏A类注重实际意义和美观意义,偏B类则注重性情与不同,他们对书法的意义都很重要。

虽然我本人比较偏向B类,但我每次看到偏A类的馆阁体书法时,也会不禁赞叹书写者的写字功夫,只是自己不去写这种书法而已。

END


中华美网编辑/匡德胜

网友评论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 0条评论

提交

查看更多回复

扫码关注公众号

服务热线:028-86250332

主编信箱:zhonghuameiwang@sina.com

企业合作:bashuhuapai@sina.com

Copyright ©2020-2022 中华美网 zhonghuameiwang.com

备案号:蜀ICP备11027160号-1

技术支持:明腾网络

0.2068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