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与文字的时代语境
绘画比语言文字更真实地将自然万象再显于我们的感知。希腊哲学家西蒙尼德斯曾说:“绘画是哑诗
是能言的画”。从简单文字的产生到由人类智慧进化出来的诗歌、文学作品,文字有了多种功能性,在每
一个历史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
图像时代的到来是否会影响文字和绘画对世界的表达和描述,是否对文字和绘画的发展产生影响,在图
像崛起的今天,人们对待图像与文字有着不同的态度,网络、媒体、杂志以大量的图片、视频吸引着人
们的眼球。绘画与文字在以后的历史中会扮演着怎样的角色?绘画与文字各时代的语境是什么?本文将
展开分析绘画与文字在的关系,通过文字学、图像学、哲学和西方美术史、当代艺术发展史,对文字绘
画、图像从产生形成、发展变化、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
绘画与文字的原生萌芽时代
人类与动物的区别在于语言的发明,文明与野蛮的界限在于文字的产生。在文字没有出现之前,古老的祖先就开始模仿视之所见,将回忆转在其他物体之上,这也许是人类大脑容量进化扩大的结果,人类已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吃住行,而是有更多精神世界的丰富活动。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穴和法国南部的拉斯科洞穴揭示了距今1-2万年前史前人类生活的情景形式,简单并附有颜色,图案粗放而稚拙,简括而纯朴,沉浸其中的是一种原始粗糙的趣味。从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新石器时代,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学会用比较简单的笔法表达自己的思想,栩栩如生的壁画被简易的图画字所代替,原始壁画逐渐消失,继而留给人们的是简洁历练的图画字。
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油画 460cm×880cm 1494-1498年
古埃及象形文字、两河流域楔形文字、中国甲骨文、美洲玛雅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四种文字起源,但只有中国甲骨文演变的汉字一直沿用至今。从仓颉造字传说到商代甲骨文的发现,汉字的原生家庭在哪里都有不同的说法。无论是结绳记事还是八卦图谱,无论是河图洛书还是仓颉造字,中国汉字的形成与图像绘画有关,是物化视觉转换的结果:象形图案-简化提炼-形意融合-书法演变-现代汉字。图画文字产生的时代是“人类的社会意识普遍达到了运用语言的程度:一个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就会得到整个社会的普遍响应,形成一股潮流,人人都来说,人人都来学,人人都创造,人类生硬的喉管也会逐渐变的灵巧起来,发出一个一个清晰的、有节奏的、规定着某种意义的音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510页)文字的产生促成了文学发展,诞生出古希腊文学,开启了西方文学史的先河。绘画不同于文字的表达方式。语言是最基本的信息载体。文字不仅使听信号转变为视信号,它还是语言的延展,使语言打破时空的限制,传到远处,留给未来。文字的出现改写了人类无史时期的状况,使得原有的壁画记事转变为文字记事。
二
绘画与文字的巅峰对决时代
从远古到文艺复兴以前,绘画处于比较低的地位,它只在建筑、宗教公共场所作装饰使用的附属品。罗马人认为诗歌、几何学、天文学、音乐等才是真正的“自由艺术”,而绘画只是一个手艺劳动。但随着文艺复兴的到来,绘画有了新的服务群体,从宗教绘画转向世俗本身。绘画成为一门科学,它不但包括几何透视、数学、解剖学、色彩学、光学等学科,绘画的材料和技法也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迎来绘画艺术的第一个高潮时代——文艺复兴。绘画比语言文字更真实地将自然万象再显于我们的感知。希腊哲学家西蒙尼德斯曾说:“绘画是哑诗,诗是能言的画”。从简单文字的产生到由人类智慧进化出来的诗歌、文学作品,文字有了多种功能性,在每一个历史阶段扮演不同的角色。
莫奈《日出·印象》油画 48cm×64cm 1872年
从古希腊悲剧到荷马史诗,经历了中世纪哲学文学的沉默,文艺复兴不仅复兴了艺术也复兴了文学形式,但丁的 《神曲》, 歌德的《浮士德》, 拜伦的《唐璜》,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使西方文学产生了新的生机。古典文学焕发光彩,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泰戈尔的《吉檀迦利》,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高尔基的《童年》等,这些文学巨作犹如一艘艘巨轮在文学艺术的海洋里航行,在读者的脑海里穿梭,让人们在文字里寻找身边熟知的形象,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无数生动的画面,再现出更多喜怒哀乐。
按照阿尔培尔谛的说法,“艺术品首先及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描述一个故事(story)。”绘画的内容一般来自当时的最具权力机构的文学作品,比如《圣经》等神话故事。所以,由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西方绘画艺术在19世纪以前都是模仿文字资料的手艺行业,是一个附加给文字的艺术时期。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犹如缜密的侦探小说;拉斐尔《雅典学院》集合了当时所有代表智慧的明星;米开朗基罗《创造亚当》成了后人无法超逾的经典巨作,文艺复兴三杰将绘画艺术推向了巅峰时刻。勒鲁《维苏威火山爆发》刻画了维苏威火山爆发瞬间,人们的惊恐与绝望;德拉克罗瓦《自由引导人民》用象征自由神的妇女形象,以浪漫主义手法热情歌颂工人、小资产阶级和知识分子参加的革命运动;列宾《恐怖的伊凡和他的儿子》伊凡雷帝意外致使儿子送命,伊凡的瘦脸,瞪着两只大眼珠,那种不可逆转的杀子之痛预示着伊凡统治将临灭亡;苏里柯夫《近卫军临刑的早晨》生动地刻画了1698年彼得大帝镇压近卫军兵变中近卫军兵败后在莫斯科红场临刑前的悲壮时刻;艾伊瓦佐夫斯基《九级浪》表现人们征服九级风浪时的无畏勇气和决心,人与自然拼搏的顽强意志和壮观景象;蒙克《呐喊》以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描绘出“恶梦”情形,象征着“世纪末”人们的彷徨情绪。面对这些惊世骇俗的绘画巨作,身临其境的观众或许会产生心灵的共振与惊叹,或许已经在画面里不能自拔,这比文字带给读者的恣意想象有着更大的视觉冲击。
绘画与文字在人类的眼里看似是两个不同的选手,与其他种类的艺术一样竞相在人类精神世界里争夺一席之地,但各自又同时在不断发展壮大,争夺艺术领域的话语权。
三
绘画与文字的基因突变时代
19世纪末,由于照相机的发明,绘画的真实性受到强烈的打击,以致改变了绘画的本质功能和面貌,脱离或远离故事情节,绘画不再是唯一的视觉保存体系。艺术家为功能替代感到紧张,开始对学院派惯习式的闭门造车表示反感,一部分画家开始突破传统、走出画室来感受大自然的温度,施展自己的才华,绘画的基因开始裂变、突变、蜕变。
19世纪的巴黎是欧洲油画的中心,主流画家都有着学院派新古典主义的基因:严谨的素描、精通解刨、颜色深沉稳重、画风严谨细腻缺乏个性。对于非学院派的画家们来说简直缺乏生机。美丽的枫丹白露森林滋养着富有开拓精神的巴比松画派,开创了西方现实主义风景画的先河,唯美诗意画家柯罗、意气风发的卢梭、纯真朴实的米勒等人,画风一转,不再是沉重的历史宗教故事,而是清新自然的小情小景,更接地气。完成了学院派新古典主义时期的第一次裂变,为印象派的出世提供了爆发的气口。借着巴比松画派的东风,他们创造出更加生动活泼富有生机的艺术作品,将自然之光浸润到画笔之中,将瞬间的感受止于画面之上。莫奈的《日出·印象》被记者嘲讽,却不知,这“印象”敲开了西方美术史通往现代主义艺术的大门。马奈、莫奈、雷诺阿、德加等一批印象派画家的出现,使人类的视觉感受力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刺激艺术家们不断尝试,蜕变出现代艺术的基因。后印象派的梵高、高更、塞尚(现代艺术之父)可谓是三座灯塔照亮了整个西方现代艺术,印象派运用光学原理,同时加入更多内心的自我感受和主观感情。后世很多艺术大师把这种主观情感和感受发挥到了极致,诞生出更多的艺术流派,如立体派、野兽派、表现主义等绘画艺术。构成了伟大的20世纪现代艺术。架上绘画不再是艺术家唯一展示自我的方法,装置、行为艺术等方式竞相出场,又将美术史推进了一步。
苏里柯夫《近卫军临刑的早晨》油画 218cm×375cm 1881年
20世纪现代艺术也同样影响了文学领域,在这个复杂多变的时代,由于社会的动荡不安与人们的精神危机,出现了现代主义文学、后现代主义文学,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文学的面貌,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艺术批评文章也越来越广泛地出现,对现代艺术进行不同的诠释和辩论,文字的力量从本体辐射至其他门类,不仅影响了艺术家的创作,同时也在无形中引导艺术史发展的方向。
四
绘画与文字的囧境——网络图像时代
20世纪后,电子工业突飞猛进,摄像机、电视、电脑的广泛普及,多媒体、影视、印刷业壮大,时尚又腐朽地充斥着一代又一代人的视觉感官。从4G时代到5G时代,手机的使用率高于任何媒介,图像绘画与图像文字呈现出复杂多变的状态,有时是图像代替文字,有时是文字阐释图像,有时是二者的杂糅。文字与绘画的叙事功能日益淡忘于年轻一代,文学艺术的占有率被网络图片、影视作品、网络游戏所取代。艺术作品呈现出更多样式的综合运用,将物理、化学、音乐汇聚成多种样式的声、电、气艺术。在一个只有图像而缺乏文字的时代,人们对视觉的追求超越了精神理性,对快捷便利的刺激要求超越对事物的深度思考,在快节奏过滤图像的同时,审美疲劳周期缩短,忙碌、麻木、焦虑、抑郁成为当代人类世界最普遍的时代综合症。
五
结语
绘画曾经的辉煌也许只能永远在博物馆沉睡,经典的文学作品也许与高度物质化的时代相隔绝。读图的网络时代,人们的视觉应用感知进入一个高效率低动力的时代,壁画已成历史;字母系文字系统和文字系文字系统经突破和改进才能成为人类同样的交流语言;绘画随着科技不断理想化;插画也不再是手绘的专利;图像成了随手可得的名片;影像成为最刺激的尤物;架上绘画是否还有存在的意义?图像直接反映在脑际,还需要文字来润色吗?文字时代是“推理为实”,读图时代是“形象为实”,其迅速简洁的方式立刻吸引了所有人,自然地抵制“往深处想”,既没有时间又不能把印象连成统一的整体。语言文明转向了文字文明,文字文明转到图像文明。世界借助于技术被图像化、视觉化了,我们生存在图像世界之中,图像的世界正在取代现实世界。接下来还会出现什么?图片和影像的便易性成为人们最容易接受的方式,那么,文字、绘画将何去何从?是一个需要当今时代人们共同思考的问题。
中华美网责编/李睿 编审/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