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网首页

  /   注册

微信咨询

会员登录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密码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登录

立即登录

找回密码 通过短信登录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会员注册

获取动态密码
立即注册

 

您还可以:

微信登录

反馈

btn

返回上页

下拉
上拉

时代美学

当前位置:首页 > 美学论坛 > 详情

【中华美网•美学论坛】双城经济圈的美学论(一)

2022-10-09 11:23:50   文章来源:封面新闻

双城经济圈的美学论(一)


李后强  石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关于区域协调发展的亮丽篇章,是指导成渝地区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这是川渝地区的重大政治使命和发展机遇,我们倍感振奋、备受鼓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这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2021年10月20日公开发布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了成渝地区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战略定位,全面部署了一系列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这必将深刻改变川渝战略地位、提升发展能级、优化区域经济布局,为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塑造全新优势,提供战略引领。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精神,我们提出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美学论。




第一节  从美学的视角看成渝地区

成渝地区(或川渝地区),过去也常称“巴蜀”,既是一个合二为一的地理概念,也是一个对立融合、不能孤立存在的文化概念。史书上说,蜀人柔弱重文,巴人勇猛重武; 蜀出相,巴出将。这两个地区、两种文化形态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时而友好,时而征战。他们长期的融合交流,到了秦汉时期,已经融为一体。我们现在所说的,在中国独树一帜的四川人、四川文化就是古代蜀人与巴人相互融合的结果。“成渝地区”的概念,无疑在“巴蜀”概念之内,至少涵盖了原包含重庆在内的老四川大部;在突出成都、重庆极核城市的辐射影响时,“双城”是最为精准耀眼的概括。而“双城经济圈”,则超脱于地域与新川渝,走向了更深层更广阔更现代的“要素配置领域”。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新时代川渝两地的共同使命与重要机遇。

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美”的逻辑关联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双核型椭圆经济圈”,从城市规模和经济活力来看,毫无疑问具有成为中国“第四极”的潜力,并有希望成长为世界级的城市群。从国内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沿长江通道横轴上的重要“发动机”,是西部一体化互动的要素交融区、内陆开放的试验区、城乡融合的示范区、军民融合的先行区和长江上游生态安全的保障区,在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担负着重要使命,有望充分释放自身的影响力,发展成为西部地区的生产要素配置中心、现代服务业中心、先进制造业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对四川而言,是四川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做强“一干”的重中之重;对重庆而言,是重庆努力发挥好“三个作用”的重大举措;从国际看,是我国面向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开放前沿。

在新时代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之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提出与开启,无疑是国家层面的重要战略布局,川渝自身和域内外都将因此受益并产生深远广泛影响。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意义与影响是多面与多层次的。从不同的视觉、维度和方法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必然会有不同的感受、心得和启发。而之所以从美学的视角审视,是因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与“美”——或者与“通往美的途径”——有着天然的逻辑关联。

逻辑关联之一:在对“阶段特征”的把握中,“新”是实现“美好”的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牢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而新的思路、战略、举措,无不指向实现“高质量”发展而不是粗放式增长。只有高质量发展,才能实现“美好”。

逻辑关联之二:在对“主要矛盾”的判断中,“不平衡不充分”是实现“美好”需要破解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个重大判断,为新时代谋划发展、推动发展指明了方向。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在地域、区域上的差异体现得尤为明显。虽然经过二十年西部大开发,西部区域追赶上来不少,但新的竞合态势下仍需进一步采取国家层面的战略,才能继续缩小与东部沿海的差距。国家有必要在西部构建新的增长极。

逻辑关联之三: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中,“双城”是实现“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美好”的路径。习近平总书记在2020年1月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研究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问题强调,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对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形成”,就是“有基础形成”,成渝地区的既往发展形成的既有基础和积淀,能够担此大任。

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到新时代新战略,到对主要矛盾的把握,到提出双层经济圈推动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由此可知,由总书记亲自擘画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美好是目的,成渝地区是载体,双城是极核,经济圈是属性,从“美”的愿景出发再回到“美”,为我们研究、把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内在特质,提供了“美”与“美学”的视角、方向和空间。

二、成渝双城的美与美学

什么是美、什么是美学?美学古老而年轻,源远流长。在中国,孔子、孟子、荀子、老子、庄子等思想都饱含美学原理。在西方,黑格尔、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及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苏格拉底等,都留下不少对美学的深刻见解。如果说美就是愉快的感觉,是“觉悦”,是视觉、味觉、听觉、嗅觉、触觉等信号系统的畅通快乐,美学就是研究这样的感觉和情感、研究人类心理功能与活动的重要学科。美,是心理感受,没有统一标准,每个人都不一样。美既可以是完整、圆满,也可以是破损、残缺;既可以是“大对称+微破缺”,也可以是大成功+小遗憾……在靓丽中有瑕疵,在污秽中有高洁,在悲壮中有豪迈,在鲜花中有辛酸,乃至习惯中的别扭、熟悉中的陌生、任性而发中的戛然而止,千思百虑中的百密一疏。既可以是大风起兮云飞扬的炫酷,也可以是虞姬虞姬奈若何的嗟叹——美随处可见,只要你有发现美的眼睛和感知美的心灵。从这个意义上说,美学,既是认知偏好,也是价值发掘。

“成渝美学论”中的“美学”,是研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辐域内美源、美生、美感、美值的学问,是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物理学、几何学等在审美活动上的运用,“成渝美学论”不是研究具象事物的美丑,而是建立在逻辑分析、历史文化、经验素材、双城建设基础上对社会生态与个性体验的感知感受——成渝美学论,在这里既是视角更是取向,既是结论更是方法,既是目标更是行动,既是初衷更是归宿。

人无完人、事无绝佳。大圆满、大胜利是美,微缺陷、微破缺也是美。有形的美,是物质形态的美;无形的美,是精神形态的美。发展的美,就是量增质变、协同双赢,就是绿水青山、蓝天白云;改天换地是美,山河依旧也是美,关键看如何实现。总之,美是和谐、是觉悦。

几何学中的美。成渝在地图上是双城、椭圆。椭圆双核有独特的美,双黄蛋,过渡态,在1和2之间,有无穷可能性。椭圆的“等效定律”蕴含“平衡之美”,“聚合定律”蕴含“辐射之美”,“有限定律”蕴含“联合之美”,“三维定律”蕴含“整体之美”,“扩张定律”蕴含“轴距之美”,“演化定律”蕴含“变化之美”。

物理学中的美。作为物理学上的成渝地区,是双体问题,可以精准求解,有解析方程。颜色、光谱具有视觉美,平衡、稳定具有状态美,极限环、混沌具有演化美,耦合、互馈具有关联美……双子星是美,美在“交相辉映”;吸引和排斥是美,美在“或会或离”(柳宗元);距离是美,美在“相对体验”;满足最小作用量原理就是美,美在“精简效率”。

经济圈中的美。作为文化的成渝地区,是人的活动空间。社会学的美指和谐、互助、共享,经济学的美指协同、双赢、进步。发展学中的美是竞争与合作、差异与互补。资本增值是美,不以资本增殖为目的的发展也可能是美。以最小投入实现最大产出就是美,资源开发、保护、盘活、转化、利用,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美。人尽其才、物尽其用、货畅其流,就是美。

成渝地区的美。成渝具有高颜值,山美、水美、人美。美不胜收。山地丘陵河流美,美在自然;历史人文美,美在厚重;社会心灵美,美在和谐。一个盆(地)、一江水、一盘棋、一家亲就是美,美在唇齿相生、交融与共、携手并进。

双城发展的美。功能定位美,就是“一极、两中心、两地”,辐射带动经济圈崛起。产业布局美,美在产业链、价值链、创新链、数字链;美在细分的市场、错位的产业。集群发展美,天然气页岩气集群、电子产业集群、新材料集群、制造业集群、物流集群、食品产业集群、巴蜀文化产业集群等,美在体量与质量。交通网络美,美在立体、快捷、方便;公共服务美,美在均等、互通、共享。双城的美,美在通过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来发挥重庆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中的支撑作用、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的带动作用、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的示范作用,美在通过追求高颜值、生活味、国际范、归属感来定义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以成渝双城的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

可以说,成渝地区充满美。双城之间,有协同之美、博弈之美、轴心之美、圈群之美。双核差异协同、非零和博弈,竞争双赢,实现1+1大于2增值效应。美美与共,各美其美。双城经济圈就是美,差异协同就是美,博弈双赢就是美,发展壮大成为中国第四极、世界级城市群就是美。美梦成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是大美!

一言以蔽之,美是广泛而多元、多义的。 “成渝美学论”的研究出发点是政策、史地、人文与思想,我们总结出八种美:“成长之美”“行动之美”“交融之美”“独特之美”“张弛之美”“生活之美”“创新之美”“椭圆之美”。

第二节 政策:设计与谋划

一、川渝共进的 “成长之美”——战略的萌生与提出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成渝“双城记”在新时代的特殊符号与区域使命,是四川与重庆的内生萌动,是形势与趋势的外在表达,是党中央与总书记的特别厚望。它的脱胎而出,从把握发展大势而谋,植根巴山蜀水而生,回应人民期许而出,着眼辐射带动而起,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定。一步一个脚印走来,不同时期的决策,记录和体现了非同寻常的“成长之美”。

说到成渝双城经济圈,要从更早的历史演变进程说起,早在16年前,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专家林凌等就提出了成渝经济区概念;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成渝经济区首次被纳入了中央规划,这为成渝两地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2005年11月,《成渝经济区发展思路研究报告》正式出版。研究报告对成渝经济区的范围界定、区域特征、功能定位、开发与整治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调查研究与反复论证。2005年,国务院启动区域规划编制试点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共选择了四个区域,成渝地区便是其中之一。2006年,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编制工作正式启动。2010年,国务院批准《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要求把成渝经济区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2011年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并指出,在新形势下加快成渝经济区发展,对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全国区域协调发展,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201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对跨省城市群由国家负责编制规划,其中包括对成渝城市群的规划研究。这一研究结果表明,成渝两座城市,并不存在要素上的竞争关系,成渝两地都有各自的辐射区域,成都和重庆都是城市人口超过500万人的大都市,通过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辐射带动周边地区,以有效促进形成两个半径150公里的都市圈,将对成渝城市群形成有力的支撑与“拱卫”。研究还认为,成渝座城市各有优势,可以取长补短,共谋发展。2016年4月12日,《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得到国务院批复。同年4月27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明确要求以重庆、成都为中心,引领成渝城市群发展,带动相关板块融合发展。2020年,成渝地区区域规划正式进入“3.0”版本时代,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时代。以成都、重庆这两大都市为依托,强化两大都市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发挥成都、重庆两大都市的引领作用,带动周边地区甚至四川和重庆全域,减少经济发展的落差,进而对西南地区和整个西部地区起到示范带动作用,从而为“一带一路”建设、新一轮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建设提供有力支撑与持久动力。

从“成渝经济区”到“成渝城市群”,再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名称的变化说明国家对这一区域的高度重视,经济圈的确立可以说是真正意义上的顶层设计,是从最高级别的国家战略出发,给出了定位更加精确、目标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层次更高的设计。循着这一脉络,我们看到的既是理念与认知,也是坚韧与执着,更是目标与梦想。这些理念、认知、坚韧、执着、目标、梦想……无不体现着持之以恒、逐渐清晰的“认知”过程和“成长”路径,以及靠近、契合、抵达、引领等事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诸多关键词。

成渝双城经济圈是一个椭圆的双核经济圈,目的是打造“两中心”(全国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两高地”(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双城”的目的是“双赢”,核心问题则落脚到了利益分配联结机制,这才是将“双城记”演成“双赢戏”的关键。成渝双城发展战略从省级战略跳升为国家战略,可以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并列,成为可以进入国家政府工作报告的国家新定位。

川渝地区是中国西部与全国和世界经济联系最密切的人口和经济集聚区,是连接欧洲的关键枢纽和重要门户。值得引起重视的是,近年来,全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而川渝地区经济相对保持较快增长。我们尤其应该看到,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四川、成都、重庆的经济增速虽有所放缓,但受到的冲击程度相对全国其他地区来说要小一些,这表明川渝地区的抗压能力、经济活力以及发展张力与韧性。全球疫情广泛蔓延也给世界经济发展造成较大冲击,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增长持续放缓、金融市场波动剧烈,国际局势也有了一些变化,世界经济局势很可能存在一些未知变数,因此,我们在坚持继续对外开放的同时也需要未雨绸缪,启动必要的经济独立发展的“内循环”。在2020年6月举办的上海陆家嘴论坛上,刘鹤副总理就明确指出“我们仍面临经济下行的较大压力,但形势正逐步向好的方向转变,一个以国内循环为主、国际国内互促的双循环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在这样的国内、国际背景下,国内区域之间更需要深度的开放合作,携手发展,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试验与实践,既是对未知领域的大胆探索,也有对正确理论的诠释践行。置身伟大时代,肩负伟大使命,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为“在西部的重要经济增长极”而不是“西部的重要经济增长极”,多一个“在”,是全国视域下的西部使命与担当,而不是限定于西部范围的坐井观天、自我娱乐、夜郎自大与窝里比拼。

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川渝是搬不走的家人、割不断的兄弟。携手从亘古走向未来,一路同歌同行、互促共进,甚至每一次暗中较劲与明里比拼,无疑都是中华大地火热发展和中华文化精彩篇章的魅力注脚。

二、川渝应考的“行动之美”——地方的响应与动员

(一)基础与机遇

川渝如何“应考”,如何“答题”,如何完成托付与期盼,如何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考验着川渝两地主政者的大局观、敏锐度、执行力。好在,川渝两地既有天然默契的“胎动”基因,也有激情似火的“脉动”基调,更有携手并进的“互动”基础。川、渝两地面对同一张试卷,主要领导挂帅,第一时间贯彻,短时间在巴蜀大地形成了两翼合围、全方位动员,立体、全面、共同推动川渝两地一体化发展的洪流态势。

从成渝两地本身的优势分析。这一地区是沟通中亚南亚东南亚重要的交汇点,是西部地区开发开放历史最悠久、产业优势最明显、科技实力最雄厚、资源优势最突出、基础设施最完善、经济总量最大、城市化水平最高、经济联系最密切的区域。按照国务院2016发布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划定的范围,截至2018年底,这个区域幅员面积超过18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亿人,地区生产总值达5.63万亿元,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1.93%、6.89%和6.25%。从城市规模和经济活力来看,成渝城市群毫无疑问具有成为中国“第四极”的潜力,并有希望成长为世界级的城市群。成渝城市群是世界为数不多的“AA型双核型椭圆城市群”,因此中央这次提出要“强化重庆和成都的中心城市带动作用”。

如果我们把成都和重庆作为椭圆的焦点,其他市区县作为“行星”,可以画出像“双黄蛋”的一个经济圈,这是一个遵循差异协同规律的整体区域,能够发挥出巨大的协同效应。特别是该经济圈处于东西结合、南北交汇的中间地带,经济较四周更发达,具有很强的辐射力和吸引力。

“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成渝地区和长三角地区分别处在长江的龙头和龙尾,且是长江上游的生态安全屏障,通过严格保护经济圈跨行政区重要生态空间,加强生态用地维护与建设,加强区域生态廊道、绿道衔接,促进林地绿地湿地建设、河湖水系疏浚和经济圈生态环境修复,这对加强长江生态环保至关重要。四川是“千河之省”,通过在大江大河治理上狠下功夫,特别是加强岷江、金沙江、嘉陵江等治理,继续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建设等工程,就能守住源头,保持清流。成渝地区与长三角齐平,集聚了长江上游的优势资源,由于这一地区的经济水平较沿海差,经济密度比沿海弱许多,又地处高寒地区、民族地区,国家优惠政策未来倾斜力度会更大,在金融、财政、税收、交通、教育、土地指标、公共服务等方面较以前会有更大的发展潜力,可能带来第四次战略转移,成为新时代的“三线建设”,助力成渝地区工业的再次腾飞。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党和国家赋予川渝两地的重大使命,也是川渝发展的重要机遇和重大责任。

(二)蓝图与征途

古人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古人亦云:道虽弥,不行不至。前者的意思表明,再远的路都是从当下开始。后者的意思表明,再近的路不动身就不会达到——如果把前方的目的称作“蓝图”,那当下乃至到达目的之前的行动,就是“征途”。没有蓝图的征途容易迷失方向、走入歧路、难达目的,没有征途的蓝图,则必然是镜花水月一场空,

蓝图引领下的征途,既有方向感,更有着力点。打造“双子星”,唱好“双城记”,共同为一个美好的目标奋斗,民族复兴长河中的每一粒沙,落实到一项项具体举措、会议、规划、方案、项目中,都镌刻着光荣与梦想。

经过半年的积极布局与各种具体实际工作的推进,川渝两地及各相关城市地区在区域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协同创新、生态保护、公共服务、体制机制等、交通路网互联互通、产业发展协同联动、生态共建、污染共治、机制共商、文化旅游交流融合、商贸会展合作交流、干部人才互派交流等领域加强合作,强化相互促进、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积极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2020年7月13日,四川省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暨推进区域协同发展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落实四川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会部署的各项措施。

中共四川省委书记、领导小组组长彭清华同志要求,四川省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切实抓好省委全会精神落地、落实,加快把国家战略势能转化为发展实效。彭清华指出,要认真做好省委全会各项工作部署的细化分解,紧扣“一极两中心两地”目标定位,对接顶层设计,加强川渝协同,做实省内工作,规划好具体“施工图”,积极切实推动国家战略落地实施,坚定以“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支撑国家战略,推动重点区域协同发展。

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同志在会上指出,四川要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现实紧迫感,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把“一干多支”发展战略融入国家战略统筹推进。四川省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围绕“一极两中心两地”战略目标定位,深化与重庆对接合作,聚力推动重点领域协同发展取得突破。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决破除制约协同发展的行政壁垒和体制机制障碍,促进区域资源和市场要素优化配置。目前,就四川省这份规划的“施工蓝图”中,成都平原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等五大片区各有重点目标任务,分别具有极核辐射带动、做大做强、同城化发展、川渝融合发展、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综合实力、深度融入重庆都市圈、促进与重庆一体化发展、转型发展、生态安全等建设发展目标任务,并已积极着手加快落地、落实与实施。

重庆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把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注重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强化“一盘棋”思想,树牢“一体化”理念,加强与四川省的战略协同、规划衔接、政策沟通,不断深化川渝全方位、深层次合作。

残联、科协、高校、企业……一年多来,重庆各部门各区县与四川省各市州区县积极互动,开展对接,规划并切实推进各项工作。召开了一系列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川渝两地工作调度会、视频会议,制定各种工作方案,明确重点任务,建立工作机制,签署相关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工作方案、重点任务、工作机制、合作框架协议、大气污染联合防治、联合执法工作机制的协议等。目前已经开通一些跨省城际公交线路,川渝两地互派干部、开展异地办事业务、两地联合办案、川渝两地住房公积金“一地办”,两地互认互贷、异地贷款,求职招聘数据实时共享等公共就业服务共建共享,等等,有效助推两地营商环境的优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早在2019年7月,四川省社科院和重庆社科院就在成都共同举办了第一届“成渝经济区发展论坛”,来自全国知名科研院所、高校共计1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2020年5月14日,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和重庆社会科学院又在成都举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仪式,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就省市层面而言,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联合办公室(重庆)进入实体运行,两地组织部门已联合印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人才协同发展联席会议工作机制、人才协同发展重点任务等,签订川渝专家资源共享协议等,双方就干部互派挂职、教育培训协作等事项达成多方面合作共识。川渝两地还拟启动100名优秀年轻干部互派挂职,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

新冠肺炎疫情的凶猛突发,挡不住再一次川渝联动、“壮士出川”,参与国内、国际大循环的新征途。

第三节 史地:回望与走近

一、川渝颜值的“独特之美”——山水的空间与尺度

(一)川渝是个好地方

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指出,四川是个好地方,山水秀丽、民风淳朴、文化多彩,要求充分绽放四川独特的自然生态之美、多彩人文之韵,谱写美丽中国的四川篇章。的确如此,川渝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川渝所在的四川盆地,大部平均海拔500米左右,长江把它和东海一脉相连,内部丘陵、平原交错,地势北高南低。盆地是中国最大的外流盆地,面积约26万余平方千米,聚居着川渝两地大部分人口,也是中国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区域之一,是中国著名红层盆地,中国各大盆地中形态最典型、纬度最南、海拔最低的盆地。这里情况非常特殊,具有相对独立性,能够自成体系,原因就在于四川盆地是世界独一无二的地理单元,几乎包含了中国甚至世界所有地质地貌和气候特征因子,具有不可迁移性和仿制性。这里兼收并蓄、包容天地:从地理位置来说,成都在中国的最中心,包容力和辐射力没有其他地方可以替代:从地形来说,成都平原是少见的盆地中的平原,出可开,进可纳。

除了不靠海,这里的江河、湖泊、雪山、草地、森林、冰川、平原、丘陵、山地……所有的景致一应俱全,多得不可胜数,美得不可方物。紧靠盆地的川西高原是青藏高原的组成部分,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气候寒冷,年均温度4°—12°,年降水量500—900毫米;四川盆地是椭圆形结构,以浅丘和平原为主,平均温度16°—18°,全年温暖湿润。按照温度、湿度、高度、优产度、洁静度、绿化度这六个重要自然维度判断一个地方是否适合人类生存,川渝地区最符合。

这里景点众多,格外优美。盆地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山脉,北近秦巴山脉,与汉中盆地相望,东接湘鄂西山地,南连云贵高原,盆地北缘米仓山,南缘大娄山,东缘巫山,西缘邛崃山,西北边缘龙门山,东北边缘大巴山,西南边缘大凉山,东南边缘相望于武陵山。这里的岩石主要由紫红色砂岩和页岩组成。这两种岩石极易风化发育成紫色土。紫色土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是中国最肥沃的自然土壤。盆地是全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向有“紫色盆地”的美称。盆地底部面积约16万多平方千米,按其地理差异,又可分为盆西平原、盆中丘陵和盆东平行岭谷三部分。盆地北部顶点在广元,几何中心在蓬溪,东部顶点在重庆云阳,南部顶点在泸州叙永,西部顶点在雅安。盆地四周为海拔2000米~3000米的山脉和高原所环绕。大自然的特别眷顾成就四川“天府之国”的美誉,赋予了巴山蜀水得天独厚的好山好水好物产。雄奇秀美的自然风光与绚烂多彩的人文景观在这里相互映衬、相得益彰,展现出无穷魅力。甚至,我们可以像经书一样,罗列出一大堆经典AAAAA级景区的名字。重庆的计有:大足石刻景区、巫山小三峡—小小三峡景区、武隆喀斯特旅游区、酉阳桃花源景区、万盛黑山谷景区、南川金佛山景区、江津四面山景区、云阳龙缸景区;四川的有: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峨眉山景区、九寨沟景区、乐山大佛、黄龙景区、汶川特别旅游区、北川羌城旅游区、阆中古城旅游景区、邓小平故里旅游景区、剑门蜀道剑门关旅游景区、朱德故里景区、海螺沟景区。除此之外,还有大量数不胜数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乃至世界地质公园。

这里气候多样、植物繁茂。由于地形闭塞,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最冷月均温5~8℃,较同纬度的上海、湖北及纬度偏南的贵州高2~4℃。霜雪少见,年无霜期长280~350天。四川盆地年降水量1000~1300毫米,盆地边缘山地降水十分充沛,如乐山和雅安间的西缘山地年降水量为1500~1800毫米,为中国突出的多雨区,有“华西雨屏”之称。 “巴山夜雨”自古闻名,夜雨占总雨量的60~70%以上。盆地区雾大湿重,云低阴天多。峨眉山、金佛山是中国雾日最多地区,年相对湿度之高也为中国之冠。盆地年日照仅900~1300小时,年太阳辐射量为370~420千焦耳/平方厘米,均为中国最低值,故有“蜀犬吠日”之说。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使这里生长着近万种保护层次高的动植物。高等植物占全国总数34%以上,古老而特有种之多为中国其他地区所不及。在盆地边缘山地及盆东平行岭谷有水杉、银杉、鹅掌楸、檫木、三尖杉、珙桐、水青树、连香树、领春木、金钱槭、蜡梅、杜仲、红豆杉、钟萼木、福建柏、穗花杉、崖柏、木瓜红等珍稀孑遗植物与特有种。在湿热河谷可见桫椤、小羽桫椤、乌毛蕨、华南紫萁、里白等古热带孑遗植物。 四川盆地的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代表树种有栲树、峨眉栲、刺果米槠、青冈、曼青冈、包石栎、华木荷、大包木荷、四川大头茶、桢楠、润楠等,海拔一般在1600~1800米以下。其次有马尾松、杉木、柏木组成的亚热带针叶林及竹林。四川是世界中药材集中地,川贝、川穹等享誉全球。四川盆地是石斛、花椒、茶叶、樱花等植物发源地。

这里是大熊猫的家乡。四川盆地是中国动物种类最多、最齐全的地区。有脊椎动物1246种,占全国总数45%以上,兽类和鸟类占全国总数53%。据统计,除鱼类外盆地底部共有动物417种,盆地西缘、北缘和南缘山地分别为487种、317种与288种,其中经济动物均占一半以上。盆地西缘山地是中国特有而古老动物保存最好、最集中的地区,属于一类保护动物的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灰金丝猴、白唇鹿等,还有珍贵特有动物小熊猫、雪豹、鬣羚、短尾猴、猕猴、毛冠鹿、水獭及鸳鸯、血雉、红腹角雉、绿尾虹雉、白腹锦鸡、红腹锦鸡等。盆地西缘的平武、青川、北川、宝兴、天全、洪雅、马边等地,均为中国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已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唐家河、王朗、卧龙、蜂桶寨、喇叭河等7处为大熊猫、金丝猴等自然保护区。酉阳、马边、平武等盆地边缘山地溪沟中的大鲵及长江、金沙江中的中华鲟、白鲟也为四川所特有,均属国家保护动物。

这里矿藏品种多、储量大。已经发现矿产130种,占全国的70%,有28种矿产储量居全国前三位,其中钒、钛、硫铁矿、熔炼水晶等7种居全国第一位。攀西钒钛矿世界著名。有煤、铁、天然气、石油、盐、芒硝、石膏、磷、铝、硫、铜、锰、金、石墨、汞等矿产资源,其中天然气、芒硝为中国之冠,并有中国重要的锶矿。川东北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富集区之一,川中和南充等地盐岩矿储量很大。四川水能资源理论藴藏量为1.43亿千瓦,占全国的21.2%。四川旅游资源世界第一。

这里产业特色突出。良好的自然条件和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四川是中国著名的农业大省,早在殷商时代,即开垦种植水稻。四川盆地分布的紫色土面积达14万平方千米,具中性或中性偏碱,富含磷、钾等矿物养分,质地适中,有较好的透水、通气性。四川盆地的土地利用率高达30—40%以上,是中国最大的水稻、油菜籽产区。蚕桑、柑橘、油桐、白蜡、五棓子、银耳、黄连等产量均居中国第一。

这些山水风物及其承载、蕴含的故事,有的是大气雄浑之美,有的是婉约细腻之美,有的是悠远神秘之美,有的是清幽秀丽之美,有的是精工雕琢之美,有的是悲壮豪迈之美,有的是激越昂扬之美,有的是庄严沉思之美;有的美在形,有的美在意,有的美在动,有的美在静,有的美在自然的天工,有的美在人生的历练……巴蜀文化、红色文化、民俗文化、江河文化,五彩缤纷,独具特色。这里人与山水同行、诗与远方同在。

(二)川渝之美在 “觉变”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毛泽东同志的这首《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集中体现了一代伟人的审美意旨和境界。无限风光在险峰,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宽阔的审美路径,经过了一番刻骨铭心、不足为外人道的通达美的过程,才能见到真正的大美,而且这样的美,既是视觉,还是体会、感受与品位,是“见他人所不见”,“见自己所未见”。

安乐的田园是美,满目的青翠是美,苍茫的旷野是美,无垠的大漠也是美。一方面,外面的世界精彩,他乡的风景迷人;另一方面,在游子那里故乡贫瘠的土地、干涸的小河也更有其动人之处。因此我们说一个地方美,一定有它打动人、吸引人之处,是一种“别样的体验”。这样的感觉就是一种“觉变”。

觉变就是人们感觉的变化和辨识。觉,就是人或动物的器官受到刺激后对事物的感受和辨别,主要为动词,也可以是名词。觉察、觉悟、觉醒、觉得等,都是“觉”的活动。旅游就是换一个环境找感觉,这个感觉包括视觉(美景)、味觉(美食)、听觉(美音)、嗅觉(美气)等的体验和转换。本质就是“觉”的变化。这个“觉”贯穿从物质到精神的全过程,满足“最小作用量原理”(时间与能量之积最小)。因此,旅游就是追求真、善、美的过程,就是寻找快乐和幸福的过程,就是提升思想境界的过程,就是回归人性本色的过程。景区一定要有美景。关键在“觉”字上做文章,引导更大觉变,带来更大快乐。

在《天府学》一书中,用十大原理从大尺度上描述了川渝两地的独特性,这十大原理,就暗含了很多“美”的机关。触摸这样的机关,就有助于让我们从“觉变”的角度重新认识天府,重新寻找、审视和抵达川渝非同寻常之美。

一是通过“珠峰映射原理”领略“大气之美”。青藏高原是人类共同的舞台,世界淡水塔,是人类最早活动之地。喜马拉雅山的珠峰海拔8844米,世界最高,誉为地球第三极,对周边环境有重大影响,因此中国与印度人口最多,四川盆地受到珠峰映射很大,空中暖湿气流来自印度洋。

二是通过“海拔适中原理”体会“适度之美”。在中国四大盆地中,只有四川盆地海拔最低(300米至700米)。四川处于中国地形第二阶梯,但有横断山、邛崃山、岷山,有垂直分布的各种尺度的海拔高度(最高是贡嘎山7556米),使得生物种群呈立体分布,黄帝、大禹诞生在此。

三是通过“封闭开放原理”品味“创造之美”。四川是“四塞之国”,四周都是高山高原,西有青藏高原,北有秦岭大巴山,东有巫山山脉,南有云贵高原,但有三峡出口,表面封闭,实际很开放,是封闭与开放的完美统一,所以四川人骨子里不保守、敢于创新,历史上诞生了许多改革家和英雄。

四是通过“千河滋润原理”带来“润泽之美”。由于西靠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面积250万平方千米),四川有大小河流5000多条,流域面积一百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409条,黄河和长江主要源头在四川阿坝,岷江、沱江、嘉陵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等在四川,都是雪原淡水,适合多种生物生长(包括微生物)。

五是通过“内海遗存原理”形成“丰饶之美”。四川盆地古代是大海、内海,因此地下矿物很多(石油、天然气等),三峡出口打通后才形成外流型盆地,但三峡口子很小,外界低空气流难于倒入,加上四周环山,四川盆地具有海洋性气候,昼夜或一年四季温差不大,适合动植物繁衍,生活舒适,人口多。

六是通过“经纬趋优原理”追溯“起源之美”。四川处于北纬30°黄金线上(在北纬26°至34°之间),东经105°中轴线上(在东经98°至108°之间),有最佳温度和湿度(纬度45°内、经度120°内),适合经济社会发展,于是有了4万年前“资阳人”和200万年前“巫山人”,多种生物发源和生存于此。

七是通过“南北交聚原理”感受“交流之美”。四川处于中国西南、西北和华中结合部,长江经济带上端,胡焕庸曲线经过四川成都,是南北丝绸之路的交点,是国家重要战略基点,是科技、商贸、文化、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

八是通过“向西凿空原理”产生“开放之美”。四川向西是青藏高原,向东是太平洋,向南是印度洋,是中国西向和南向开放的大门,是进入印度洋和欧洲非洲的捷径,自古就是走向海外的先锋,蜀布、丝绸、茶叶、邛杖等3000年前已经畅销西方,具有向西畅通优势,汉代张骞也走过此路。

九是通过“移民组合原理”汇聚“包容之美”。今日的四川人几乎都是外地人,本地原住民不复存在,历史上几次大移民特别是清代湖广填四川,使得四川是中国最典型的移民省,有民族和文化的融合优势,具有包容性和互补性。

十是通过“地质造势原理”塑造“坚毅之美”。四川位于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地质运动复杂,产生过攀西大裂谷,发生过多次强烈地震,形成了许多地貌特征。四川人具有坚强的品性,敢于攻坚克难、共克时艰。

大气之美、适度之美、创造之美、润泽之美、丰饶之美、起源之美、交流之美、开放之美、包容之美、坚毅之美,再多的形态都不能穷尽川渝之美的内涵。这些美,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觉变”认知的过程或启发。这样的过程或启发,排除体验的内在变化,通俗一点说就是“换一个角度”。

“换一个角度”十分重要。有人戏谑“旅游”是“从自己活腻了地方到别人活腻了地方去”,就是换一个角度。在别人那里司空见惯的风景,在你这里却非同寻常。就像当年从重庆初到成都,讶异于这里街道路口的宽阔,惊叹于潮汐往返的自行车大军,说起周边的凤凰山、五龙山、牧马山、木兰山……也往往要在“山”前边加一个“所谓的”。同样,一个外地网友对重庆的观感,于重庆是生活,于过客却是不可思议的风景。网帖说:

重庆这些年成了网红城市,美女多,GDP增速快,房价低,这座山城城市被冠以“中国第一魔幻城市”的称号。“2002年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得更晚一些,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当年刀郎唱这首歌的时候,我觉得这首歌歌词有点扯,公共汽车怎么会停在八楼呢?

到了重庆以后,我才发现自己太年轻,见识少了。重庆南岸区聚丰江山里小区屋顶上真有一条马路!不仅有停在八楼的公共汽车,还有穿楼而过的轻轨。重庆轻轨2号线的李子坝站,1楼至5楼是商铺,6楼是站厅,7楼是设备层,8楼是站台,9楼至19楼是住宅。在这里,每天都会上演轻轨穿楼而过的奇特画面。

一则“重庆24层高楼无电梯”的视频在网上热传,这栋楼也迅速成了网红楼。这栋楼和李子坝站那栋楼有点相似,楼中有3个出口分别通往3条不同街道,第1层通往下望龙门车站;第10层出口通往白象街;第15层出口通往解放东路。

还有呢!在重庆巴南区界石有一双向四车道,从下往上看,整条公路呈波浪起伏。车辆驶过时,犹如海上行舟,看起来惊险又刺激。在重庆南岸区有一黄桷湾立交桥,这座立交桥共5层,15条匝道连着不同方向,这样的立交完全可以媲美F1赛道。网友戏称:“走错一个匝道,就是重庆一日游。”

重庆是神一样的山城,有着神一般的地形,导航看了会沉默,司机见了会流泪。在重庆开车用导航一点作用也没有!因为你的导航只会说3句话:1、前面左转上坡道,前面右转下坡道,前面靠左上坡道,前面靠右下坡道。2、前方进入环岛。3、你已偏离路线。然后,你就迷路了……你不开导航会迷路,即使你开了导航也会迷路。难怪大家把重庆称为“中国第一魔幻城市”。

二、川渝文化的“融合之美”——绵延的记忆与脉络

从某种意义上说,世界的竞争,除了经济的竞争,更是文化的竞争;世界的融合,除了利益的融合,更是文化的融合,世界的区别,除了文化的区别,还是文化的区别。文化是气质、习惯、基因、标签以及深入骨髓的“审美情趣”。川渝一路走来、一路浸润、一路融合,堪称大同而小异的典范——在大同背景上的小异,与小异背后的大同,是家人的感觉,是熟悉的味道,是同气连枝的见证。

一个健全的社会结构主要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这“五位一体”所组成,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自成系统,又相互关联,互成系统,互为支撑。其中,经济与文化作为人类的两种基本活动方式,通过在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中的人的具体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两者更是互为因果、互为条件、彼此渗透,共生互动。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背后,总是存在着某种人文观念和文化意识的支配,不存在没有文化的经济和没有经济的文化,经济和文化就是通过在一定地理、历史环境中的人的具体实践活动紧密联结起来。因此,人不仅仅是一个“地域人”或“经济人”,也是“文化人”。人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特定的文化存在。因此,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山川河流,也脱离不了文化基因和文化基础。

从文化对人的影响来看,选择何种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方式是需要通过人的自觉抉择确立的,而人与文化的关系是主客体双向度的建构、互为依存的关系。人既是文化的主体创造者,又是文化的受动者,时时处处受文化的型塑或软约束。文化系统是人们的行为取向的重要方面,它可以决定人的价值观念,构成人的行为准则;文化系统也是人们活动质量的重要决定因素,它既影响着活动的方式,又影响着活动的结果。文化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变量因素,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因此,文化也是经济发展的引擎或源泉,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规范、传播、牵引等功能。另一方面,经济与文化共生互动的双重性或两面性,经济与文化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本性、特点和规律,两者之间除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外,也会存在相互冲突、不相协调的一面。分析和揭示经济与文化相互冲突,不相协调的性质、表现,使它们从冲突走向和谐,谋求经济、文化的同步互助、协调发展。

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时代语境下,一直以来既携手共进、相辅相成而又“爱恨交加”“相爱相杀”的成渝两地,也需要做足“巴蜀文化”功课,梳理地缘之间文化力量,认真总结历史正反经验教训,筑牢川渝两地鉴往知来、固本开新、共生互利、协同创新的文化根基与文化底气。


(待续)

下接:【中华美网•美学论坛】双城经济圈的美学论(二)


(李后强系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石明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智库工作处处长)

中华美网责编李睿/  编审王刚

扫码关注公众号

服务热线:028-86250332

主编信箱:zhonghuameiwang@sina.com

企业合作:bashuhuapai@sina.com

Copyright ©2020-2022 中华美网 zhonghuameiwang.com

备案号:蜀ICP备11027160号-1

技术支持:明腾网络

0.173939s